盡管在市場和國家宏觀政策的雙重作用下,我國橡塑機械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與國際先進技術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生產效率低、精密化、微型化及控制技術水平不足,科技創新能力欠缺等都一直制約著我國橡塑機械的健康成長,“大而不強”的現實讓這一行業備受詬病。“十二五”期間,自動化如何助力橡塑機械行業實現“由大向強”的轉變,成為了橡塑機械行業用戶和自動化企業共同思考的難題。
當前,我國橡塑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還處在“模仿”和“跟隨”的階段,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國外手中,尤其在高端設備上,國內技術更是無法抗衡國外技術。其實造成這一現狀并不單純是企業的原因,國內市場經濟的無序競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業無法專注于技術研發和積累。的確,相較于國外市場的長期積淀,國內市場短期內的快速騰飛,使得產品生命周期短暫,許多國內企業在產品研發伊始便無法專注于高端技術的開發,過早地將產品投入了市場,從而喪失了進一步研發的可能,而這也正是造成如今橡塑行業雖大,然而散、亂、差現狀的一個主要原因。
對于橡塑機械來說,核心技術不外乎兩部分,一部分是機械,一部分是電氣。在電氣領域,中國的技術已逐步走向成熟,比如數控系統領域,臺達能給用戶提供很好的產品。而在機械領域,中國和國際水平還相差甚遠。從原材料到機械設備加工及機械設計上,國外先進企業的長期技術積淀有著中國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