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贊同的世界首富就是比爾·蓋茨,因為他當之無愧,互聯網的發展讓我們每天看到不同的信息,其結果也會引發多種的多米諾骨排效應,比如最近的日產GTR跑車與比亞迪電動汽車的相撞事故,直接引發了比亞迪股市的大跌以及人們開始對電動汽車的質疑和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否定。在新能源汽車高調推廣的今天,此次相撞起火事件對于比亞迪來說是一次發展中的“危機”,而如何來進行危機公關,跨過這個坎?我希望以打造國際汽車品牌為己任的比亞迪不要再陷入中國式的公關方式,而能直面這個危機,實事求是地拿出態度與行動。每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不同的危機,正如每個人在前往美麗風景之地必然會路遇坎坷一樣,沒有那么一條平坦大道會直達罕見美景地帶。其實以比亞迪為例,任何一種汽車在投入量產前都會在各種嚴酷環境與極端條件下做碰撞試驗和運行試驗,相關的電池以及安全部件性能等都要通過國家或國際行業標準,就是這樣的情況下,每年仍然有各種品牌都會出現各種問題,如日前所曝大眾DSG變速箱產品缺陷問題。對于汽車著火一事,比亞迪不是第一個起火的,同樣新能源領域汽車,去年眾泰汽車公司的電動出租車在杭州發生自燃,通用汽車的雪佛蘭沃藍達在海外碰撞試驗后也發生過火災。相信以GTR180碼的時速與任何一種汽車相撞也會車毀人亡。所以比亞迪在第一時間回應公眾質疑時,真的不用總是強調他的電池合格、汽車產品合格等一類寫在文件中的數據,這不是人們想要的行動與態度,反而從另一個角度突出了中國式危機公關中企業責任感的缺失問題。畢竟人們所擔心的來源不只是一輛電動汽車,而是比亞迪的電動汽車正服務在出租、公交、大巴等公共領域,事關人們的生命安全,所以危機公關也要從尊重他人生命的角度出發,拿出應用的行動與態度。面對時常出現的企業危機事件,如何正確認識與面對?在此我想借機談談企業危機事件處理背后的中國式公關與企業責任感。
說到中國式公關,縱觀當前企業危機公關方式可統籌概括出兩種:一是利用人情關系來公關,比如刪貼、封口、利用槍手撰文說好話等,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演藝人吸毒被抓,第二天便出現大量證明其是一個優秀好孩子的文章,目的讓人心生同情或是原諒。這是以一種為罪責開脫的公關方式,而沒有體現出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應有的愧疚。另一種是嚴正聲明、喊冤或混淆視聽。令人捧腹的應該是那個面對消費者投訴雞蛋有血絲的情況,廠家以雞來月經為應對的案例。人們所反應的是產品質量問題,廠家應該以此為重點開始進行質量檢查,而不是別人指出你臉臟,你卻說自己的臉就那顏色和狀態,拒絕接受指正,這種做法注定是掩耳盜鈴。
筆者一再說過逐利是商人的本性使然,無可厚非,同時在這個充滿多種誘惑的行業潛規則面前,能夠站穩腳根的人也不是很多,他們多少會做一些違法犯怒的事情,如用工業膠做膠囊的毒膠囊事件,小企業涉入其中,也不乏名企業,但是曝光之后如何進行危機公關,則方式各有不同,出發點卻小異大同,例如有的企業忙于申請復查,有的忙于發表所謂嚴正聲明,有的在自家網站上“喊冤”……相關報道稱,16家鉻超標涉事企業無一道歉,各自“喊冤”。如此說來,難道是曝光的人錯了?還是吃了毒膠囊的人錯了?一句話,我們對于犯錯企業的懲罰力度太小,對于民眾憤怒的呼聲,法律的支援力度太小,沒有一種糾偏糾錯機制使這些企業能夠真正進行痛改前非的反省和有力的措施糾正。正是在這種條件下,企業面對錯誤,他們最起碼的負疚感,對消費者的責任感,對法律的敬畏感,這些無需付費的情感都成為一種奢求。這種中國式的公關方式是當消費者是傻瓜嗎?在此想到電影《葉問》里的一句臺詞:世上沒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是的,世上沒有傻瓜的消費者,只有不尊重消費者的企業。
在這里想說的還是一種在中國市場經濟高速發展中,快速前進的中國企業缺乏的現代商業倫理。不要摔倒了就怪鞋子怎么樣,或是路面狀況如何,要知道“會跑”是自身的一種素質,也是一種需要學習的項目。比亞迪的股票在撞車起火事件中已經止跌上漲了,這說明消費者是理解企業的,這種理解不是來自于企業各種官方標準文件的展示與各種專家的辟謠、證明,而是來自于人們對于普遍規律與事理的明白認識和尊重,以及對于一個新型企業發展的尊重!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