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政策補貼機制下,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統計,從2009到2017年上半年,全球居民和工商業儲能系統的裝機量達783MW。目前來看,全球規模對儲能系統的政策支持最集中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加州、德國和日本。
具體來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自發電激勵計劃(Self-GenerationIncentiveProgram)是美國針對儲能容量的規模最大的激勵項目,目前已經向工商業領域下撥了大量資金。基本來看,接受補貼的用戶主要是通過儲能容量,降低峰值需求電費。
德國也已撥款3000萬歐元(3500萬美元),用于2016到2018年的光伏/儲能系統補貼。目前,德國補貼的發放量已經過半,并且又在2017年7月新增了500萬歐元(570萬美元)。根據目前的情況,德國的可再生能源補貼可能會提前用光預算,如果繼續開展項目,將需要新增撥款。
日本的相關政策變化也極大地促進了國內儲能容量建設。2012到2015年的鋰離子儲能系統補貼(Lithium-ionStationaryStorageSubsidy)極大地促進了日本小規模儲能系統的增長。然而,日本儲能系統市場的發展幾乎完全依賴于該計劃。事實上,在補貼計劃終止后,相應的市場活動也停止了。不過,日本一項預算為670億日元(5.9億美元)的新項目“零耗能住宅”(ZeroEnergyHouse)應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推動儲能市場的發展。
隨著美國凈計量電價政策退坡、歐洲和日本上網電價補貼政策終止,居民家庭可能將采取行動,彌補家庭光伏系統的收益下降,這將給離網儲能市場的發展創造機會。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