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員采用的微通道設計工藝

什么是SOFC
在了解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之前,我們需要先知道什么是燃料電池。從外觀上看起來,燃料電池就像是一個蓄電池,有陰極、陽極也有電解質。但它們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蓄電池是一個儲電裝置,燃料電池是一個發電裝置,它能夠讓具有可燃性的燃料與氧反應產生電。因此只要有持續的燃料供應,燃料電池就能源源不斷地產生電力。
燃料電池最大的優勢是高效和環境友好。目前普通燃油發電機只能把18%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如果是汽車發動機,其最終轉化率還不足15%。相比之下,不少燃料電池都可以實現30%到50%的轉化率。高效率意味著燃料電池能夠在消耗更少燃料、產生更少污染的情況下,產生與傳統發電廠相同的電量。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是新一代燃料電池,能夠在高溫下直接將儲存在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無論是氧氣、沼氣、氫氣還是柴油、汽油,都可以作為其發電的燃料。與其他燃料電池相比,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還具有燃料適應性廣、能量轉換效率高、全固態、模塊化組裝、零污染等優點。
著眼于小放眼于大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技術,能夠提供清潔高效的能源。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能產生1兆瓦或更多電力的、可取代傳統發電站的較大系統的研究上,以期產生突破性的成果。為何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非要劍走偏鋒,將注意力集中在小系統的研發上呢?
該實驗室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項目首席工程師文森特·斯普瑞克解釋說:“因為小系統也有優勢,有時候甚至還能勝過大系統。”家庭和社區用戶就是這樣一個實例:如果安置大型系統,其產生的電力將超過附近地區的耗電量,如此一來就必須通過輸電線路將其輸送到其他地方。而這一過程必然會造成一些電力的損耗。另一方面,小系統更加輕便靈活,安裝位置可以更靠近用戶,輸送成本和損耗會更低,如果需要的話還能將其集成起來形成更大的系統。
為此,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設想,這個小型發電系統既要在效率上超過50%,又要在需要時能夠輕松擴展進行分布式發電。
兩項創新解難題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讓小型系統產生接近甚至高于大型系統的效率,研究人員采用了兩項名為微通道和燃料循環的工藝。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由陶瓷材料制成,分為正極、負極和電解液三個層次。工作時,經過壓縮的空氣預熱后首先被泵入作為負極的外層,空氣中的氧氣會變成帶負電荷的超氧陰離子。而后負極和內部的電解質層相接,氧離子穿過電解液達到正極層,在那里氧離子與燃料發生反應產生電及副產品蒸汽和二氧化碳。
但此前的方法是讓蒸汽直接暴露于燃料電池之中,這會導致燃料電池中的陶瓷層受熱不均甚至損壞。新研究中,科學家們采用了一種微通道技術,讓蒸汽從外部完成和燃料電池的初步反應,不但減少了電池的損壞,還增加了反應的表面積,提高了反應效率。通過該技術,反應過程中的余熱和廢氣也能重新得到利用,又進一步減少了燃料的消耗。
實驗顯示,經過優化后的系統在2.2千瓦時、1.7千瓦時的效率分別可以達到48.2%和56.6%。研究小組預計,只需再進行幾個小的調整,他們還能將系統效能提高到60%。這不但高于內燃機15%的效率,也遠高于同等體積的其他燃料電池30%到50%的效率。他們制造的單個試驗系統已能產生2千瓦的電力,這與一個典型的美國家庭的耗電量大體相當。經過擴展后,該系統還能升級到100千瓦至250千瓦之間,能夠滿足50個至100個美國家庭的用電需求。
斯普瑞克對這一結果十分滿意。他說:“雖然這種小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成本較高,目前還無法大規模推廣,但這項工作向人們證實了這種技術的可行性,說明在增加發電量的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不是癡心妄想。”他希望這項技術能盡快在單個家庭或公司獲得應用。
相關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電源》上。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