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煙草管理部門承擔煙草控制職能,中央財政對煙草業依賴性很大
煙草官大罵:控煙?賣國!
新快報訊 據《時代周報》報道,雖然加入了世衛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但是中國的控煙形勢并不樂觀。中國煙草總公司已迅速成長為幾乎“無法撼動”的龐然大物,中央財政對煙草業的依賴性也很大,充足的底氣曾讓一位煙草專賣局官員指著衛生部官員大罵,“你們要控煙?這是在賣國,你們是公務員,工資的1/10都是拿我們的錢!”
“強大”的煙草行業
5月24日下午,中國控煙協會、中華預防醫學會、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三家聯合召開“2012年世界無煙日主題報告發布會”,發布了中國煙草業對控煙工作的三種干擾方式:直接干擾政策制定,以科學策略欺騙消費者,以及通過促銷贊助營造正面形象。
今年受經濟下行影響,國企利潤降幅超10%,而煙草業依舊紅火。“煙草業或是政府獲利的重要來源之一。”一位煙草業分析師說。
5月31日發布的《中國煙草業經濟和財政效益再評估》指出,中央財政對煙草業的依賴性很大,煙草行業中央稅收占中央稅總額的8.32%。某些地區,如云南、湖南、貴州等,地方財政對煙草行業的依賴性極高。”實際上,煙草業對中國GDP的貢獻不足2%,但對財政稅收的貢獻在8%以上。
早在參加世衛組織《控煙公約》談判時,國家煙草專賣局的一位官員就曾大罵衛生部官員:“你們要控煙?這是在賣國,你們是公務員,工資的1/10都是拿我們的錢!”
如何抵制煙企干擾
2008年,世衛組織在提出6項逆轉煙草流行的系列政策“MPOWER”,包括監測煙草使用,保護人們免受煙草煙霧危害,提供戒煙幫助,警示煙草危害,確保禁止煙草廣告與促銷以及提高煙稅。“目前這些措施大多受到了煙草業的干擾,沖突激烈。”中國控煙協會常務副會長許桂華說。
目前,國家煙草專賣局的主管單位為工信部,而“控煙履約領導小組”的組長單位也是工信部。同時,中國煙草總公司與國家煙草專賣局政企合而為一。
“管理煙草生產的部門承擔煙草控制的職能,這是我國控煙最大的障礙之一。當務之急是把國家煙草專賣局從履約小組中請出去。煙草業的政企分離也很迫切。”國家控煙辦主任楊功煥此前表示。“控煙考慮的不僅是吸煙者和非吸煙者的利益,同時也包括煙農和煙草從業人員的利益。讓煙農轉而種植其他更具經濟收益的農作物,讓煙草從業人員轉而從事其他更具前景的行業,這才是為他們的長遠利益考慮的規劃。”許桂華說。
數據
2006年,全國卷煙產量為20218億支;2011年上升至24474億支,漲幅21.05%。
2011年,煙草業銷售總額達10111.4億元,實現工商稅利7529億元,上繳財政6001.18億元。相較2010年,三者分別增長31.2%,24.6%和20.3%。
2010年,中國煙草總公司成為全國最賺錢公司之一,2010年的盈利高達1177億元,日賺3.2億元,超過中國銀行。
控煙業與煙草業的沖突
●沖突一控煙規劃何時出臺?
2006年《控煙公約》在中國生效。6年后,國家層面的控煙規劃仍未出臺。“擱淺”關鍵之一在于,國家煙草專賣局不肯寫入“警示圖形上煙包”這一條。
●沖突二
健康警語何時更顯眼?
按照規定,《控煙公約》生效3年后,所有卷煙制品的包裝上都應有“宜占可見部分的50%或以上,不應少于30%”的健康警語,最好有警示圖片。
2006年,國家煙草專賣局指出,我國不采取圖片或象形圖警示;警語不可采取歐盟、加拿大等地過于偏激的用語;警語面積達到30%的底線即可,最好放置在側面。
●沖突三
煙草廣告何時杜絕?
根據《控煙公約》,履約5年后的中國應杜絕所有煙草廣告。但國家煙草專賣局表示,目前的廣告法已足夠完善,不需要修訂。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