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關鍵技術
移動互聯網有三大基礎設施:業務應用基礎設施、網絡基礎設施(包括基礎網絡和無線接入)和終端基礎設施。
網絡基礎設施之一--無線接入領域
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初期的目標,主要提供有質量保障的語音無線接入服務,其中以GSM/EDGE為代表的2G標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立一個可以廣泛漫游的語音接入平臺。在此基礎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為了進一步提高話音服務的質量,同時提供更高能力的分組數據接入,全球移動通信產業逐步發展了以WCDMA、CDMA2000和我國的TD-SCDMA為主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數據速率普遍達到了384kbps;其后隨著互聯網應用快速發展,各種3G技術紛紛針對分組接入進行了進一步優化,誕生了HSPA等增強型技術,速率普遍達到了兆bps的級別。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應用需求的突飛猛進,全球移動通信開始在OFDM、MIMO等新一代技術的基礎上,研制專門用于提供高速率數據接入的寬帶移動通信標準。在此階段,由3GPP所提出的LTE(含TD-LTE)制式得到了全球大多數產業界的支持,形成了單一化接入平臺,其速率已達到百兆級。面向未來,隨著帶寬的不斷增加,LTE技術將進一步增強至LTE+階段,提供近1Gbps的數據接入能力。
在LTE基礎上,無線網絡還有以下值得研究的關鍵技術研究領域:
第一,簡化無線網絡結構。無線接入網在當前網絡結構基礎上可以進一步簡化,與無線資源管理和控制相關的功能都下放到無線接入節點上,而與業務及用戶管理和控制相關的內容則上移至核心網絡內部。
第二,適合分組交換的空中接口資源改進。在空中接口的資源調度與使用上,為了更加適合分組交換數據所具有的突發性特點,需要進一步減少無線資源調度的周期,提高終端用戶使用空口資源的效率。
第三,提高“永遠在線”的支持能力。提高永遠在線能力也是無線網絡面臨的一個挑戰。而空中接口的資源有限,怎樣使有限的資源滿足大量用戶的連接和使用需求,是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
網絡基礎設施之二--基礎網絡領域
移動互聯網的網絡基礎設施位于業務基礎設施之下,主要包括移動網絡接入和控制網絡,業務承載控制網絡及IP基礎網絡。隨著核心網絡的演進發展提出了固定和移動融合網絡的概念,下一代移動網絡架構SAE通過IP承載網絡與IMS系統相連,形成了固定移動融合網絡的初步架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現有互聯網的云計算、P2P技術的長足發展,對SAE和IMS架構提出了新的挑戰,迫切要求電信行業吸取互聯網的優勢,融合分布式計算、P2P技術、云計算、IT技術的優勢,改進網絡架構。
當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網絡架構存在以下演進的趨勢,在核心網和接入網方面,采用完全扁平化的節點來替代以前的分級結構,獲得更加靈活的網絡能力,節省網絡成本,改進用戶體驗;在IMS層面,采用互聯網中的新技術(比如云計算、P2P技術等)來優化IMS網絡,實現一個控制更加高效、業務部署和使用更加便利、維護更簡單的電信會話控制網絡和多媒體業務系統。演進的網絡架構將更加適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需求,為豐富的移動互聯網業務提供網絡技術保證。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網絡領域有以下需要著重發展的關鍵技術:
多連接技術:多連接技術能夠聯合各種制式網絡協同提供多樣化的網絡能力,為不同的業務選擇最適合的網絡接入并使它們協同工作,達到最佳的用戶體驗。
IPv6技術: IPv6對于實現移動互聯網的擴展和永遠在線等技術具有重大意義。IPv6也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基礎協議。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