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居家養老”成首選
從2011年暑假起,萬里學院成春燕等10個學生利用假期深入寧波、杭州、溫州等地開展了養老問題的社會調查。調查顯示,當前老年人養護問題日益突出,現有的三種養老模式已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家庭養老,子女負擔過重;機構養老,人滿為患,一床難求;社區養老的體系建設有待完善。“居家養老”成為多數老人養老首選。
于是,成春燕他們開始籌劃養老服務的創業計劃項目。項目所開發的新型“居家養老”模式,服務目標主要是針對城市居家老人。項目以“智能化服務平臺”為支撐,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數據庫”為基礎,以物聯網技術為依托,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套餐制”養老服務。
終端感應器能隨時自動測量血壓、脈搏
物聯網養老的技術支撐源自于萬里學院電子信息學院施炯老師等人在2011年獲得國家版權認證的《智能家居手機客戶端管理軟件》。這一智能化技術網絡由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三個方面組成。比如,一個老人突發心臟病,他的隨身感知物件就會感知到老人身體的異常狀況,然后將這些信息通過3G等通信網絡,傳輸到數據存儲中心。數據管理中心經過快速地分析處理,對發生意外的老人采取相應的緊急救護措施。該終端除了隨身感應器外,還配備“一鍵通”等呼叫技術。
按計劃,養老公司成立后,相關的硬件設施將到第三方科技企業定制購買。據了解,硬件設施價格并不貴,如老人佩戴的終端感應器價格在500元左右,感應器可以隨時測量老人的血壓、脈搏等。
物聯網養老項目將根據每個老人的特點,為其定制不同的套餐。服務范圍涵蓋老年人的飲食、家政、就醫、娛樂、法援、購物、理財、旅游等八大需求。
號召大學生志愿服務居家老人
成春燕告訴記者,利用大學生志愿服務,或勤工儉學服務居家老人,是創業項目的一大亮點。這既能解決現今養老隊伍人數不足、養老成本高等問題,又能傳承中華“慈孝”文化。
“我們將向全省高校發出敬老愛老倡議書,建議對參加養老志愿服務兩年以上的大學生在評優、考研、考公務員時享受村官待遇。同時推行勤工儉學,為貧困學子提供就業兼職。并推出公益性行動,建立夕陽紅養老基金,每年拿出營業利潤的2%作為養老基金,資助那些家境貧困的老人;并為年滿60歲的烈屬提供免費服務。”不過,他們認為,項目的這一特色要真正得到實施,需要政府、社會很多部門的支持才行。
據悉,萬里學生計劃以創業團隊技術吸引投資公司籌集資金入股。目前,已有新媒體科技公司派人與他們洽談投資事宜。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