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股份最新年報顯示,2011年公司虧損21.46億元,與2010年同期20.54億元的盈利相比,虧損擴大至兩倍。而事實上,這家公司去年前三季度還盈利2.39億元,即鞍鋼股份去年第四季度一下就虧掉了近24億元。
縱觀國內主要鋼企的2011年業績,其利潤大多急轉直下,但身為央企,鞍鋼股份的業績變臉程度之大最讓人唏噓不已。
鞍鋼股份作出解釋稱,“受原燃料價格漲幅高于鋼材價格漲幅以及高爐檢修等因素影響,尤其是四季度鋼材價格大幅下降,且主要原燃料價格依然在高位運行,使公司四季度陷入虧損局面,導致全年虧損。”
數據顯示,2012年,鞍鋼股份一季度虧損額比去年四季度有所降低,仍有高達18.9億元的虧損。
5月23日,鞍鋼股份證券事務代表靳毅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國內鋼鐵產能過剩仍然很嚴重,短期很難改變,虧損的情況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目前,在寶鋼平盤、武鋼小幅下調6月出廠價后,鞍鋼股份近日公布了2012年6月主要產品出廠價,其中下調了近期現貨價格跌幅較大的普碳熱軋、中厚板和線材品種。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中國最大的鋼鐵央企,鞍鋼股份的母公司鞍鋼集團也未能幸免。媒體日前報道稱,鞍鋼集團已經陷入新世紀以來最大的困境,其因受朝陽項目和鲅魚圈項目拖累,鞍鋼集團從去年11月底開始出現虧損,今年前四個月仍然在虧損。
“兩個新項目都是剛開始生產,投入較大,拖累了鞍鋼的整體效益,另外鞍鋼的鲅魚分公司生產產品定位比較高,加之是新項目,要得到客戶的認可需要一個過程。”5月23日,冶金行業的權威專家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
面對巨虧,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指出,“要對這場危機的長期性和嚴重性有深刻的認識,認識到國內外宏觀環境的影響、上游鐵礦石供應商對中國鋼鐵行業利潤空間的明顯擠壓、產能過剩的局面日趨嚴重、國內鋼鐵企業‘一鋼獨大’的商業模式帶來的消極影響”。 鞍鋼集團判斷稱,根據目前的運營情況,集團5月份將實現當月盈利。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