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自辦電廠、自建電網,打破電網公司的壟斷,讓當地企業和居民用上價格更低的電,為民間經濟的發展注入更大的活力。這就是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魏橋鎮為中國電力市場的建設趟出來的一條新路。但對于國家電網公司來說,山東省在其電網版圖之內,這就成為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這樣的模式在山東甚至全國推廣,國家電網的利益勢必受損,其與地電的矛盾由此而生。
本報了解到,近幾年,魏橋集團曾與國家電網下屬山東電力公司發生過多次激烈的沖突,這其中既有在政府層面的“文斗”,也有在田野間的“武斗”。
但由于山東政府的支持,魏橋模式不但得以繼續存在,而且正在不斷壯大。但電力行業人士認為,魏橋模式僅僅是個例,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和商業力量作基礎,魏橋模式在其它地區難以復制。
首富自辦電
魏橋集團的平均電價水平要比國家電網低1/3以上
魏橋鎮是中國百強名鎮之一,能取得這一稱號主要是因為鎮上的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魏橋集團”)。魏橋集團總資產650億元、員工16萬人,是集棉業、棉紡、織造、染整、服裝、家紡、熱電、鋁業、鹽化于一體的特大型企業。該集團董事長為張士平,而張士平家族在2011年胡潤富豪榜中以300億的資產被評為“山東首富”。
與很多大型生產企業一樣,魏橋集團也建有自備電廠,但不同的是魏橋集團的電廠不但為本集團旗下企業供電,同時也通過自建電網向其它企業供電。
“我們店里接了國家電網的線,也接了魏橋集團的線。”魏橋鎮魯中大酒店的經理對本報記者說,“國家電網的電8毛多一度,魏橋集團只要6毛多。”
他介紹,如果用國家電網的電一個月的電費要2萬元左右,而用魏橋集團的電則只需要12000-13000元。“如果是大工廠,那差得就更多了。”該經理對本報記者說。
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6毛/度是魏橋集團對外供電中較高的商業用電價格。如果商家用電量大,而且與魏橋集團的關系很好,那么商用電價可以降到5.6毛/度。
在魏橋集團的家屬區,魏橋集團的供電價格是3.5毛/度,而家屬區之外,國家電網的居民用電價格是6毛多。
魏橋集團自己旗下企業的用電價格則不到3毛錢/度,而當地的工業用電價格接近1元/度,這樣的價格優勢吸引了魏橋鎮周邊其它城鎮的企業到魏橋集團來買電。
因此,無論是工商業用電,還是居民用電,魏橋集團的電價都比國家電網要低1/3以上,這意味著用上魏橋集團的電對企業和居民來說都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開放電力市場,那么魏橋集團無疑將獲得更多用戶的認可。
魏橋壯大
在山東,類似魏橋這樣的民間電廠裝機容量已超千萬千瓦
魏橋集團二電廠位于魏橋鎮主干路的西端,距離電廠越近,路上的煤粉越多,路邊的土地都已變成黑色。
而這些煤粉吸引了當地十多名附近的農婦騎著電動三輪車每天來到這里,每當煤車經過后,這些農婦立即上前去掃車上掉出的煤粉。每人每天能掃出一車斗。
國有電廠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這種現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的是民營電廠對環保的忽視。但僅是不重視環保投入,也不足以解釋魏橋集團電價為何比國有企業低那么多。
成本也是另外一方面。“我不少同學在國有電廠工作,”一位魏橋二電廠人士對本報記者說,“我們的待遇比系統內的電廠肯定要差多了。”
據該人士介紹,目前魏橋二電廠建有6臺3萬千瓦機組,日耗煤2000噸左右,主要供魏橋集團紡織生產用電。二電廠附近還有三電廠,建有8臺6萬千瓦機組,主要是供魏橋集團的鋁制品生產用電。
也就是說,魏橋集團在發電的機組都是6萬以下的小機組,其效率本身就比國有企業動輒60萬千萬以上的大型發電機組低,而魏橋集團正是用這些低效率的機組生產出了價格更低的電。
除了二電廠和三電廠之外,魏橋集團還正在改造一電廠。一電廠關停了原來的1.5萬千瓦機組,目前正在建設6臺30萬千瓦的機組。“二電廠、三電廠現在都要關停了,以后可能改上30萬千瓦的機組。”上述二電廠人士對本報記者說,他同時表示,這還要看魏橋集團的資金狀況。
魏橋集團還在其它地區建設了電廠,總裝機容量共計約220萬千瓦。知情人士稱,魏橋鎮所在的鄒平縣,魏橋集團發的電要占多數。而在整個山東,類似魏橋集團這樣的民間電廠裝機容量已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