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商業模式創新,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等新型業態。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商業模式創新與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等同樣重要,必須高度重視商業模式創新在制造業發展中的作用。美國蘋果公司今年2月10日市值達到4560億美元,超越?松梨冢402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甚至高于微軟(2567億美元)和谷歌(1989億美元)的市值總和。蘋果公司的成功并不因為技術創新上的重大進展,而得益于商業模式的創新。蘋果公司突破了以往電子產品單獨作為商品出售的模式,通過自建的iTunes平臺開創了全新的“終端+軟件+應用+內容”的商業模式。就中國制造業而言,商業模式創新的空間廣闊,要加快發展節能環保領域的合同能源管理、現代廢舊商品回收再制造、各種基于制造的專業服務和增值服務等。
從發達國家制造業近年來的發展特點來看,制造業同服務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企業正在轉型為某種意義上的服務企業。服務型制造已成為制造業增加值的主要來源,其發達程度成為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全球制造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應將服務型制造作為推動我國制造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重要著力點,加快構建服務型制造的產業技術體系,突破關鍵技術,鼓勵探索新模式和新業態,培育現代服務型制造企業,實施服務型制造示范工程,加快推進制造業服務化。
另外,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制造業,夯實實體經濟基礎。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要正確處理好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實現二者協調發展。
近年來,我國以制造業為代表的部分實體經濟受到沖擊,不少實體企業的經濟活動轉向房地產、民間借貸等領域,一些民營經濟發達地區甚至出現了虛擬經濟火爆、實體經濟弱化的局面。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制造業長期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產品技術層次低、落后產能規模大、壟斷行業進入難,加之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漲,導致投資回報率偏低。要改變這一局面,不僅要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的環境,更要靠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要加大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提高制造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盈利水平;實施結構性減稅,切實減輕制造業企業的稅費負擔;放寬與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擴大民間資本投融資渠道;創新模式和方法,采用政府引導性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制造業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使其成為推動制造業發展新的資金來源。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