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幅度減虧是事實,但是業內專家認為,電企不可能短期內實現扭虧。
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李建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目前雖然相比去年同期情況好轉很多,但山西省大部分電廠還是處于虧損狀態。原能源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朱成章在不久前也表示,火電企業的虧損還將持續,短期內難以有根本性改觀。
李建偉告訴本報記者,今年2月底,山西中南部的電廠再次給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發來幫扶請示,這次又增加了南部的長治熱電和晉城熱電兩家電廠,請求幫扶的電廠數量從去年的13家增到了今年的15家。
此次山西15家企業請求援助的內容與去年大同小異,主要還是希望山西省政府能幫助解決發電企業上網電價、解決煤炭供應以及提供流動資金等老問題。
但在發出求援不久,煤炭市場的變化讓一切都顯得沒有那么急切了。
“最近一段時間,煤炭價格有了小幅下降,山西發電企業的壓力緩和了很多。”李建偉對本報記者說,“現在問題沒有前兩個月那么突出了。”
本報記者了解到,山西省政府也在今年年初約談了本省的電力企業領導,了解電廠目前的經營狀況。一位參加此次會議的電企領導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山西省政府在去年為電企提供了10億的貸款支持,但仍然對電力企業有所誤解。“會議的意思就是說,電廠經營不下去就讓煤炭企業接手。”該電廠領導說。
事實上,山西省已經從去年開始通過省屬企業整合省內的發電企業。去年11月,同煤集團接手原屬于中電投集團的漳澤電力,首開地方企業整合收購央企發電資產的先河。今年年初,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整合了山西國際電力集團。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稱,五大發電集團在山西的其它幾家發電企業也曾收到過山西煤炭企業的收購邀約。“而且語氣很強勢。”上述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除了原有的成本壓力之外,發電企業正面臨著新的脫硝環保壓力。雖然發改委對安裝并正常運行脫硝裝置的燃煤電廠給予每千瓦時0.8分錢的補貼,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火電企業的成本壓力,但火電企業自身也要承擔一部分成本。按照太原市的要求,太原二電廠今年就要完成2×300兆瓦燃煤發電機組的脫硝工程。
在發電與環保的博弈當中,發電企業已經被逼到了非常艱難的處境。一位山西火電企業環保負責人曾對本報記者稱,市環保局剛剛對其下達了新的減排任務,他直接回復說無法完成。
另外,煤炭市場的變數以及利率的上調,也為電廠扭虧蒙上陰影。
林伯強認為,電價上調與溫和的煤炭市場所帶來的電廠減虧局面,并不會持續太久,煤價很快會上漲,到時電廠的日子可能就會比較難受,不如現在好過。
漳山電廠的胡主任告訴記者,今年貸款利息比去年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電廠的負擔。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