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剛剛落下帷幕,中國組織了500家企業組成超級展團參展,展示自以為高端的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最新產品和技術,然而,得到德國媒體的評價卻是:除了在能源領域,中國趕超西方仍需時日,中國對西方科技的依賴性還非常強。簡而言之,中國企業依然缺乏創新力。
無獨有偶,日本企業家也曾對中國的創新提出過批評:現在你們中國人太厲害了,你們的學習能力太強了,就像跑步一樣,我們在前面跑,你們在后面追,你們追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越來越擔心被你們追上,所以,我們就不得不加大創新力度。
創新是企業制勝的秘密武器,領導者和跟風者也是由此劃分界線的。你要說企業家不想創新嗎?恐怕不是。你現在去問企業家們,他們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十有八九得到的答案是創新。然而,在企業的短期盈利和長期發展面前,很多企業家不得不“忍痛”放棄或者壓縮了創新的投入,而所謂的創新,更多的是模仿式“創新”。
也許有不少企業家會喊冤:我們非常重視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創新,還有理念創新、戰略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但現實就是,在我們所謂的對創新的重視之下,中國制造依然只是價廉物美的代名詞,而無法從跟風者超越成為領導者。
創新的能力其實就是創造力。過去我們成功解放了生產力,中國的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而目前中國企業要想成為世界的領導者,就必須解放創造力。愛因斯坦曾經說,成功=99%汗水+1%靈感。中國的企業不缺勤勞,但是1%的靈感卻如沙漠中的綠洲一樣稀缺。只有讓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的靈感和創意像光速一樣在企業內部傳播,企業才能真正擁有強大的創新力,這不是擁有雄厚的資本和先進的設備就能實現的。
企業的創新力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從今天開始,中國企業都需要一點一點地積累創新力,未來才不會再跟著別人的后面追。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