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市GDP不斷大跨越,管理部門陷入城市大躍進的狂歡之際,“突如其來”的電梯事故也出現(xiàn)了階段性增長,似乎今年的電梯事故特別多。7.5扶梯事故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連鎖反應的電梯事故,讓市民擔心被推倒的下一個多米諾骨牌會不會是自己乘坐的電梯。相關部門突擊排查,甚至叫停某品牌電梯,之后卻又見另一品牌電梯出事,按照這樣的邏輯,是否所有電梯都要撤掉,到最后直接登高走樓梯?
近期連連不斷的事故已證明,指望通過專項大檢查來遏制更多事故發(fā)生,或者對某品牌某型號的電梯予以臨時叫停,實在是無濟于事。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排查是不是力度不夠。事實上,不是排查不給力,而是排查難度太大,電梯安全已是城市多年老風濕,老病間斷而發(fā),不幸在這些特定時間和城市反彈而已。
從澤國看海到電梯驚魂城市版上演,不得不發(fā)人深思,為何往年此類事故不如今年反響巨大?何以今年的城市遭受如此之多考驗,且屢有不及格?
若不是京城、深圳電梯事故的發(fā)生,或者說不是發(fā)生在如此大城市,相信老百姓不會感嘆“今年的電梯事故特別多”,也就沒有多少網(wǎng)友去查往年相關事故的老黃歷。普通百姓誰還會記起2007年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自動扶梯事故、2010年深圳地鐵1號線扶梯事故等事件?往年的事故要么“不夠”嚴重,要么是輿論跟進不及時,最終在一時風頭過后被淡化處理,城市管理部門與市民均未真正吸取經(jīng)驗教訓,從而失去了改善公共設施的契機。電梯的利用率增高,危險的隱患最終遞增爆發(fā),今年比較集中而已。
如果說排水系統(tǒng)是城市地下良心,那么電梯就是高樓的良心,良心屢屢受挫傷,看似是某些責任管理部門的失職與安全意識的缺位,實質(zhì)上是城市基礎建設的滯后與城市經(jīng)濟建設的大躍進的矛盾。在市政建設理念的選擇中,快餐工程與劣質(zhì)文化的功利效果很大程度上處于上風,拋卻了真正的城市品位,盲目的理念造就了不科學的建設,滋生了不斷浮出水面的城市建設問題;蛟S,電梯事故引爆了快餐工程的致命缺陷,催還的是城建大躍進的舊帳。
不可否認,電梯這種結構復雜、使用強度大的設備,難保萬無一失。即便在發(fā)達國家,電梯事故也時有發(fā)生。但我們應該做的是反芻現(xiàn)實,讓公共安全事故不可再被復制,避免公眾關注點總是被一波接一波的新聞事故所掩蓋,切實抓住城市建設的改革契機,讓城市基礎建設不再是“X年一遇”。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