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去年日本爆發核泄露事故,導致日本民眾強烈反對啟動核反應堆,日政府迫于民眾壓力,不得不“暫停”多座核電站,這也讓日本暫時性地進入“無核”。但初夏降至,日本電力將陷入嚴重缺電困境,屆時,核電是否將重啟?專家人士均表示有可能重啟。日前,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學家王乃彥向媒體表示,核電技術仍然安全可靠,且能夠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核電發展不能因噎廢食。據介紹,我們能源消費占到了全球能源消費的20%,核能在能源的比例才1%,低于國際上5.5%的比例。
“為了讓核電始終能夠作為中國能源行業一個可以接受的技術選項,中國國有核電公司應該在尊重重大高新科技項目引進規律的前提下一步一個腳印做好AP1000等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工程建設和本土化工作。另外,為了防患于未然,國內重大核電事故的應急方案的準備工作也應該有條不紊地開始推進。”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中國能源與氣候項目主任涂建軍撰文指出。
林伯強認為,從種種跡象來看,中國仍致力于發展核電。“日本福島核事故對中國最大的影響,就是使得中國確立了發展AP1000等第三代核電技術的道路。”林伯強說。事實上,世界核能協會相關人士也預計,中國將在本月重啟核電審批。此前,國務院曾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暫停審批核電項目。
另一方面,中國也在加緊海外布局。據報道,中國有兩家公司正參與了從德國東家手中購買Horizon財團的談判,這意味著中國可能會在英國核計劃中持股。此外,中國也在角逐土耳其在黑海之濱建設核電站的競標。
“不過,核電項目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很大。”林伯強分析說,“再加上投資大、工期長,現在投資者仍在觀望。”林伯強還認為,受此影響,此前制定的到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為8000萬千瓦的目標難以實現。(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