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日本只說是‘暫停’,并不是說要將核電趕出日本全境。”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日本現在是迫于輿論壓力,“他希望能借助國際力量來擺脫這一困境。”林伯強認為,目前全球核電發展,都緊盯著英、法、美等幾個擁有先進核電技術的國家。“這些國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核電發展路徑及發育程度。”林伯強指出。
據了解,目前歐盟境內有143座核電站,分布在14個國家,其中,法國與英國共有77座反應堆,超過歐盟國家核反應堆總數的一半。迫于國內壓力,德國和瑞士已經決定關停境內的所有核電站,意大利也公投否決了重啟核電發展的計劃。有分析指出,在歐盟內部,無論是“挺核”還是“反核”國家,都面臨地緣政治壓力。“一方面是民眾對安全的質疑,另一方面則是政府對能源獨立的考量。”上述分析人士介紹說,擺脫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正是波蘭支持核電發展的重要原因。
不過,向來以核電技術為本國能源獨立象征的法國,在大選后可能會讓期盼核電復興的投資者失望。新當選法國總統的奧朗德曾承諾,當選后會在2025年前將法國核電比例減少1/3,從75%降至50%,這相當于關閉24座核電站。
“日前,美國核管理委員會批準了美國南方電力公司兩臺AP1000核電機組的建造和運行聯合許可證。”林伯強介紹說,在福島核電事故影響以及美國民間反核情緒高漲的背景下,美國重批核項目意在顯示其對AP1000的安全性有充分信心。不過,林伯強指出,現在就認為美國著力在本土發展核電為時尚早。“事實上,大多數核電投資者還在觀望。”林伯強分析稱,要說明美國的核電復興還需要見到更多新核電項目獲批,甚至投產運行。
“按照歷史經驗,日本福島核事故引發的公眾對核電安全性的擔憂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消散,這決定了今后十年國際核電發展進程的不確定性。”林伯強說。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