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公布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通過。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主要從事石化化工后處理成套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為客戶提供相關的服務。公司此次擬發行41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4.01億股,擬于深交所上市。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盡管公司在招股書說明書中一再標榜公司技術成熟、領先于國際國內,但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卻處處暴露出其經營狀況不佳、主要客戶不穩定、營利前景堪憂等問題。
業績增長存粉飾嫌疑
公司招股書明書顯示,公司生產的主要產品包括兩大類:粉粒料全自動包裝碼垛成套設備和合成橡膠后處理成套設備。2009-2011三年來前者占主營收入的比例最高為64.08%,最低為43.42%,是公司最主要的銷售收入來源。但是《金融投資報》記者卻發現,該產品的銷售收入非常不穩定。2009年,該產品銷售收入為25540.34萬元;2010年為19209.14萬元,較上年減少24.79%;2011年為32404.65萬元,較上年增加68.69%。對此,公司解釋稱為粉粒料全自動包裝碼垛成套設備為公司的傳統優勢產品,2010年銷售下滑,主要原因為截至2010年末,公司已發出該類商品,尚未由用戶最終驗收,不符合收入確認政策的存貨達1.09億元,收入確認的時間性差異形成了2010年該類收入的下降;2011年上述發出商品形態的存貨轉化為銷售收入,加之其他同類產品訂單的收入實現,使當期該類產品的銷售收入比2010年增長68.69%。但是仔細推敲后卻不難發現個中蹊蹺。如果2010年的收入有一部分在2011年來確認,也就是說至少要將2011年該產品的銷售收入中的6331.2萬元計入2010年,才能保持2010年的銷售收入與2009年持平,那么2011年銷售收入也就只有26073.45萬元,相比前兩年的增幅只有2%,也就是說2011年的業績并沒有較大的增長。而如果按照公司的說法,將“截至2010年末,公司已發出該類商品,尚未由用戶最終驗收,不符合收入確認政策的存貨達1.09億元”計入2010年,那么2011年的業績只有21504萬元,同比下降29%。這樣看來,公司主打產品的銷售收入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大幅下降,“該公司產品銷售收入難以排除有繼續下降的可能,而且這樣確定銷售收入的做法,公司沒有合理的解釋,難以排除粉飾業績的嫌疑”,有市場人士如此評價。
同樣,公司另一主營產品合成橡膠后處理成套設備銷售收入的變動幅度也較大,2010年比上年增長44.58%,而2011年僅增長1.52%。“加上通脹、原材料上漲等因素,這些數據難以說明博實自動化今后的銷售情況會良好”,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公司的兩款主打產品都不像公司所說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強大的競爭力,因此公司上市的業績情況也難言樂觀。
訂單波動曝成長缺陷
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稱,公司是中國石化重大裝備國產化研制單位,是中國石化物資裝備供應主渠道設備資源市場成員、中國石油一級供應網絡成員企業。公司的大客戶一部分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兩大集團所屬的各分公司。然而細心的投資者卻發現,在公司的主打產品——粉粒料全自動包裝碼垛成套設備2009-2011三年的銷售客戶前20名中,只有中國石油和遼寧華錦通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年在榜,且這樣的“大客戶”對博實自動化的貢獻也明顯搖擺不定。
數據顯示,中國石油三年的購買額占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59%、1.35%和5.48%,非常不穩定;遼寧華錦通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應的比例則為2.32%、1.11%和0.82%,不僅比例很小,而且呈逐年下降趨勢;中國石化、中國寰球工程公司則是其中兩年在榜,中國石化2009年和2010年相應的比例為7.44%和11.19%。從公司另一主要產品合成橡膠后處理成套設備2009-2011年的銷售情況來看,前十大客戶中,只有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三年均在榜。但是,中石油購買金額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11.28%、27.73%和11.05%,中石化相應的比例為12.35%,0.29%和0.74%,這一比例猶如坐過山車般,波動巨大。
有分析人士認為,公司是從事大型設備生產和銷售、并有保運服務,和客戶應當是較為穩定的關系。如果按照公司的說法,公司的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技術領先、產品精細市場前景很好,何以連石油石化的巨頭在公司購買的產品都如此不具有穩定性?而很多公司只在前十大或二十大客戶里出現過一次,無法排除公司的產品進入門檻低、市場競爭激烈,而其質量不盡如人意而得不到客戶長期穩定的青睞這一因素。有投資者質疑,大客戶如此大的變動是否對博實自動化的持續盈利能力的穩定性構成重大不利影響?其未來的成長性會否大打折扣?
凈利滑坡顯競爭力疲軟
同時,記者研讀公司招股說明書后還發現,博實自動化從2009年到2011年三年時間中,營業收入逐年增加:2009年為3.97億元、2010年為4.43億元、2011年為5.96億元,2009年與2011年的增幅為50.12%之多!然而另一方面,公司的凈利潤卻沒有按照這個速度同比增長。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博實自動化的營業凈利潤從2009年的1.06億元增至2011年1.51億元,三年間只增長了0.45億元,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能否經受考驗引起了投資者的擔憂,分析人士同時也質疑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另外,記者在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公司典型產品在性能相當的情況下,銷售價格比國外同類產品低15%-30%,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優勢。”然而就此,有業內人士指出,近期匯率下降、進口完稅價下調,公司著重提到的這個優勢是否已經受到沖擊充滿未知數。作為高新整機制造的企業,其缺少競爭力的弱點有極大可能會在公司上市以后暴露出來,一旦高新技術進口擴大,將是第一批受到沖擊的行業。
博實自動化招股說明書顯示出的以上種種問題顯然為其上市后的風險埋下隱患。公司存貨周轉率低下、巨額未發工資、研發支出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較低、博實物流轉讓有貓膩等問題更是接踵而來,令人目不暇接,為此,記者將進一步密切關注。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