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鐵路發展復蘇無望,投資者的眼光又回聚到鐵道部改革上來。一直以來,眾多專家和市場人士認為,體制改革是解決鐵道部資金危機的根本出路。
3月18日,國務院批轉國家發改委《關于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明確提出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要求,研究制定鐵路體制改革方案;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鐵路等領域。
這一表態曾令市場相信鐵路改革“箭在弦上”。但迄今為止并未見有具體方案或措施出臺,令市場的觀望氣氛濃郁。“本來想在西南那邊入股投資鐵路,但現在因為改革的前景不明朗,看看再說。”上述深圳鋼材投資者說。
“實現政企、政資分離,是鐵道部吸引外部資金的關鍵改革點所在。但這一改革,將徹底從根本上改變鐵道部幾十年特有的狀況。”深圳知名投資人士王斌昨日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如果這一改革能夠成功,而且是徹底的,鐵路對資本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畢竟中國是個鐵路大國。”
但眼前高筑的債臺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改革的不確定性因素。昨日,本報致函鐵道部新聞處處長王濱,詢問鐵道部對債務問題有何對策,截至發稿時仍未收到相關回復。王夢恕則建議,讓鐵道部有關債務成為壞賬、死賬:“資金已經投入鐵路建設,成為基本公共設施。這個錢應該可以不用還的。”他認為,只有將這筆債務抹掉,才能讓鐵路發展輕裝上陣。
國家發改委運輸所專家陳元龍則認為,此番披露的《報告》有可能成為改革的催化劑。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也認為,鐵道部在經過“自身摸索”的過程后,最終還是只能走上體制改革的道路:“這個‘毒瘤’要從根本上動手術了。”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