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丑媳婦遲早見公婆,但也是能拖一天算一天,于是4月份公布的年報按照慣例要比2月和3月的整體水平稍差。除了有些公司確實需要很長時間統計數據之外,更多的績差公司都有這樣的想法,大家趕在最后時間出年報,投資者根本沒時間細看,于是蒙混過關,又過去一年。
對于尚未公布年報的公司,投資者心中應該留個心眼,是不是公司業績一般,成長性較差。如果再配上股價此前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就更應該提前警惕。因為在弱市中,股價漲幅較大的公司,即使業績真的很好,在年報公布后也有見光死的可能,逢高派發或許還是比較務實的做法。
年報期間,一定會有高比例送配和業績大幅增長的題材,相關公司的股價往往也會隨著投資者的追捧而不斷走高,一旦業績公布,主力資金很可能會借利好出逃,追高的投資者將會被套牢。
行情能否延續,主要看題材能否延續,目前股市尚沒有出現全面反轉的跡象,主力資金操作股票的手法也不敢過于奔放,如此市況下,每一個沒有后續信息的利好都要當做利空對待。上市公司的年報業績,正是缺乏后續跟進的利好,除非上市公司業績好到足以用投資價值支撐股價,否則投資者還是應該建好就收。
對于4月份的年報,早有專家明示不具操作價值,一般來說,希望投資者認真品味的年報,都不會拖到這么靠后,3月結束,年報業績行情也就可以提前結束。4月份的熱點,將向ST股的末日收藏和科技股的幻想轉移,概念性的題材會更加吸引投資者的關注,市盈率可以被拋棄,轉向對市夢率的追求。
總體來看,4月份屬于避險的月份,投資者對于尚未公布年報的持股也會由期待轉向失望,用腳投票會在4月份集中爆發。雖然股市政策面不斷轉暖,但如果上市公司業績無法達到投資者的期望,最終也會淪為被遺忘的品種。
現在股市規模大了,即使長期走牛,業績不佳的公司也會表現遜于股指,價值投資將是未來投資者能夠穩健獲利的惟一法門,而規避年報風險,正是價值投資者應該做的第一步。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