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礦工不太一樣,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六礦一個采煤班組的12個人中,有10個人都戴著眼鏡。和自己的同齡人不太一樣,這12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后沒做白領,卻來到800米深的井下,做起了“黑領”礦工。
2008年12月,全國第一個大學生采煤班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六礦成立,沒有人知道這個冠著大學生名號的采煤班會做成什么樣。3年多過去了,人數始終保持在12人的采煤班駕駛著全國第一套國產自動化綜采設備,取得了全國同類條件礦井工效第一的成績,并始終保持著安全生產事故為零的紀錄。2011年,這個大學生采煤班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并不是找不到工作 就要做新一代礦工
2009年,研究生董剛從西安科技大學畢業,他的專業是工業自動化。全班30多個同學中,只有他一個人選擇了煤礦。而在畢業時,中國重型機械研究設計院曾向他伸出橄欖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董剛放棄了設計院,選擇了煤礦。
“其實就是大學一位老師的課讓我下定決心要到煤礦工作。”董剛告訴記者,大學時一位老師講課,說到曾有一次下井,看到一個礦工懷里揣著兩個饅頭在睡覺,問這個礦工為什么不升井休息,礦工說為了省出倒班的時間。
老師無意中講起的這個故事卻讓董剛記在了心里。因為爺爺、父親都是礦工,他當時就想,將來要為礦工做點什么。“我算是礦三代,礦工的工作、生活我很熟悉,我想通過技術工作,幫助他們改善工作條件。而且,當時國內首套國產自動化綜采設備在六礦試運行,能駕駛這樣的設備,對我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就這樣,董剛成了第一個研究生礦工。
跟其他大學生一樣,安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畢業的王香瑞一開始也想到大城市工作。在上海,王香瑞謀得一份做設計的工作,但這份工作帶給他的成就感并不多。半年以后,一則有關大學生采煤班的新聞吸引了王香瑞。
2010年7月,王香瑞下定決心,跳槽到了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六礦大學生采煤班,做起了礦工。
采用自動綜采設備 效率更高事故為零
長期以來,我國的采煤行業一直是“臟、累、險”的代名詞,安全事故不少。
2007年,中平能化集團與國內多家煤礦機械制造企業聯手,在井下試用首套國產自動化綜采設備,就是為了提高采煤行業的自動化程度,減少安全事故隱患。而這套設備的運行則需要具備相當知識水平的技術人員操作與維護。大學生采煤班就是為了這套設備組建而成的。2008年12月,這套自動化綜采設備第一次試車成功,綜采工作面實現了無人跟機作業。
如今,煤礦自動化綜采工作面只需要七八個工人,而原來,一個綜采工作面則需要25個人以上。先進的設備將更多的人從井下解放了出來,也讓井下工作更加安全。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提供的資料顯示,大學生采煤班成立以來,大學生礦工先后完成了“自動化設備的安裝和調試”、“自動化冷卻噴霧系統改造”、“采煤機紅外檢測系統改造”等13項技術攻關。這些技術攻關不僅幫助設備生產廠商改進了生產,也使得設備更好地運行,創造更多的價值。
到2011年3月,大學生采煤班累計安全采煤300多萬噸,相當于該礦同期273名工人的總產量。
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如今已經有了50多個大學生班組,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愿意來到煤礦一線工作。“現在總說大學生就業難,其實問題在于沒有讓年輕人意識到工作要從最基層做起,要從勞動一線做起。”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工會主席倪政新說,“現代化的煤礦需要高科技人才,大學生采煤班已經帶來了巨大的示范效應,他們的快速成長成了很多年輕人的榜樣。如今,集團已經形成制度,要獲得提拔,就必須從井下采煤一線工作做起。”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