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減速”
值得關注的是,在預告今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出現下降的公司中,創業板公司占了不小比重。記者統計,53家業績預減的上市公司中,有18家來自創業板,占比達34%。
其中,不乏去年剛剛上市的創業板“新丁”。陽光電源去年11月2日正式登陸創業板,其披露的首個一季報就預計凈利潤約為1605.52萬-2064.24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0%-10%。
不僅是陽光電源,包括天澤信息在內的7家去年上市的公司均預計業績下滑,降幅普遍在50%以內。而去年6月上市的軟件企業拓爾思的最大業績預減幅度達到了96.5%,預計凈利潤僅為10萬-70萬元。
作為山東已發布業績預告中惟一一家預減的上市公司,陽谷華泰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其預計2012年第一季度預計僅有390.29萬-515.18萬元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減-20%-10%。
事實上,陽谷華泰從2010年9月上市之后,業績一直表現不佳。其2011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545.17萬元,較2010年下降46.38%。
業績或“反彈”
從具體行業上說,已發布業績預告的公司主要集中于醫藥生物、機械設備、信息服務、化工和電子五大行業,其中,醫藥生物類公司預計業績較為理想,鋼鐵、石化、房地產和機械行業則預計利潤降幅較大。
“上市公司的業績與行業周期有一定的關系,行業周期又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比如,房地產行業利潤與國家宏觀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有很大關系。”劉保民說。
對于今年一季報的整體走勢,劉保民認為,受外部經濟狀況不景氣的影響,一季報出現下滑也是意料之中。財政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635億元,同比下降10.9%。海通證券 策略分析師吳一萍表示,以上數據為一季報業績提供了一個先導性提示,即除銀行之外的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恐怕不會很理想。
“但是,隨著國家各項產業政策落地及扶持政策出臺,公司業績或出現反彈。”劉保民說。
記者了解到,今年政府工作重心會向民生傾斜,大消費中食品、旅游、商業連鎖、電子信息將在擴大內需的基礎上受益,特別是旅游、商業連鎖很可能會有后續支持政策出臺。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