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業績分化折射出當前中國經濟已到了非轉型升級不可的地步。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1%,GDP增速連續5個季度走低,結構調整積極推進,更說明對于中國經濟而言,“速度”已不再是第一關鍵詞,經濟轉型的不斷深化更受關注。
出口依賴型行業面臨的壓力并非只是外需不振,還有原材料、能源、勞動力等成本上升的壓力,受益于消費升級換代和政策的推動,旅游、醫藥、傳媒及新興產業類的公司業績表現優良。
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亮點多
新興產業和文化產業受益于政策面的推動,相關上市公司年報亮點不斷。
新材料“十二五”規劃已經出臺,鈦合金材料成為重點發展的新材料之一,寶鈦股份去年業績同比驟增近17倍。光伏產業龍頭--精工科技2011年凈利潤4.02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40.53%。正海磁材凈利潤2.10億元,同比增長99.42%。
環保產業也處在成長的春天中。固廢治理龍頭企業--桑德環境2011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6.08億元,同比增長65.48%;實現營業利潤3.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63%。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十二五”期間投資總量將達2600億元,未來市場前景巨大。
隨著物流需求持續旺盛,物流行業將延續快速上升的發展勢頭。2011年中儲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34.13億元,同比增長22.37%;凈利潤4.09億元,同比增長38.36%。預計今年1-3月份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50%以上。
董登新認為,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不再是口號,已變成活生生的行動。作為企業和企業家以及投資者,必須換頭腦、改觀念,看準產業先機搶占市場。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