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領軍投資下滑
9月14日,IEA發布《世界能源投資2016》報告,首次詳細分析了全球能源領域的投資狀況。統計發現,去年,全球在能源領域的投資總額,從2014年的2萬億美元下降至1.8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因積極推進低碳能源、智能電網、能效提升等政策,再次成為全球最大能源投資國;而美國因為油價下降和經濟低迷,在能源領域投資則減少了近750億美元。
IEA指出,自2000年以來,除去2009年,全球對能源領域的投資一直呈增長態勢。截至2014年,全球對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化石能源的研發和生產投資增長近兩倍,對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則增長近3倍。
不過,受近兩年來油價低迷影響,全球對石油、天然氣開發和生產的投資都出現停滯甚至減少。報告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領域投資總額相比2014年已經下降了18%。其中,油氣領域上游投資減少明顯,僅為5830億美元;而從地域看,投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北美。IEA預計,今年全球油氣領域上游投資下降幅度最高可能將達到25%,并且到明年也幾乎不會有改善的跡象。
估計兩年來油氣領域上游投資總共將減少3000億美元,這是前所未有的下降幅度。 報告指出,與此同時,油氣領域上游投資連續兩年出現下降的現象也是近40年來從未發生過的。更為糟糕的是,并沒有跡象表明,明年會有公司計劃增加上游的投資。
IEA認為,油氣領域上游投資的減少將有助于市場重建平衡,但國際原油市場至少在明年上半年仍將處于供應過剩狀態。在目前的水平上,投資可能不足以維持石油和天然氣的產量,這意味著未來油氣市場實現再平衡還需時日。
穆迪旗下的投資者服務公司也發現,經過兩年多與低價的奮戰 ,在困境中苦苦掙扎的油氣勘探生產公司數量幾乎翻了一番。該公司高級副總裁大衛.科斯曼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以美國為例,去年,石油和天然氣企業受價格下滑連累,違約率大幅攀升。預計今年還將延續這一狀況。
事實上,今年早些時候,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就分析稱,能源公司正在重新評估投資計劃,那些兩年前經濟效益不錯的項目如今已經被視為風險較高的副業 ,這意味著能源公司將減少對這些項目的投資。
在穆迪公司看來,能源行業的壓力主要來自原油價格的暴跌。據穆迪統計,去年,有17家油氣公司破產,其中15個都是主攻勘探和生產的。今年,情況變得更加嚴重,勘探和生產企業的破產速度加快,目前已經接近去年總量的2倍。
今年8月,鉆井公司DiamondOffshore曾表示,對海上鉆探而言,未來十分不確定,復蘇的速度預計無法達到此前業界的預期。該公司的競爭對手HerculesOffshore公司6月也表示,計劃申請破產保護,并將出售所有資產。
回顧去年的數據,再加上今年的破產情況,油氣行業面臨的危機可能是創了歷史紀錄的。 科斯曼說。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