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建設部發布《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辦法》,各地也制定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服務管理規范》。而賈文崢表示,在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運營績效方面都沒有相關規范,比如晚點、事故、設備可靠,這些方面的理解都不一樣。“在運營管理標準制定是規范,亟需統一和提高。”
賈文崢表示,由于很多新線都在趕工期,在評估線路是否具備載客運營條件上,還未制定標準和評審辦法。“必須從保障運營安全、滿足基本服務質量方面、對新線設施設備、運營籌備情況進行嚴格審查;符合試運營基本條件的,方可投入試運營。”賈文崢強調。
對此,北京地鐵設計研究所原所長蔣玉琨亦表示,由于一些城市建設的地鐵趕工期,許多應該注意的細微工作,都是放在運營以后才開始完成,導致運營后出現問題。“有時候不是一個點的故障,是很多細節的故障湊在一起,同時爆發。”而一位現場不愿具名專家表示,當時京滬高鐵架完線后,在初始故障期還有一些細節沒有處理掉,很快就開通運營。
蔣玉琨介紹,目前對新線系統檢測不夠充分。“單項檢測而缺少系統性檢查,對硬件檢查為主忽視軟件配合,關注系統內忽視環境影響,這是當前存在最主要的問題。”
交流期間,業內對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人才配備也表示擔憂。“按照估計標準,2020年運營管理團隊需要30萬人運營管理人才。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管理人員大約為7萬人左右,按照每公里60人的配套標準計算,迫切需要加強人才教育培訓工作。”賈文崢對此做過估算。
一些參會代表告訴記者,許多一線運營員工,只有20多歲,經驗不足,很多問題也沒遇到。“但從學校到實際操作,確實需要時間。學校更需要在培養人才期間,加強和企業的合作,實現無縫對接。”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副院長施建年表示。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