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丹佛斯,一定會聯想到童話國度丹麥,正如易中天《讀城記》中所說:城市的魅力無關它的大小而在于其獨特的文化品格,在于人文和環境的和諧統一。作為丹麥最大的工業企業,丹佛斯為丹麥貢獻的不僅是稅收和就業崗位,更包含節能低碳產品和解決方案所營造的低碳甚至零碳路線。司徒嘉德先生介紹,丹佛斯總部所在地松德堡要在2029年實現零碳目標,達到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并行向前。對于“第二家鄉市場”,丹佛斯有能力也有信心幫助中國城市構筑綠色騰飛夢想。
魅力城市終極目標:可持續發展
霧霾、水資源緊張、噪音、熱島效應嚴重等等,已經成為國內大多數城市的頑癥,為了緩解經濟粗放式發展的后遺癥,不得不采取限水限電限行限工這些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然而,“十三五”規劃提出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同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15%、23%、18%。如何破解“發展和環保”難題?
司徒嘉德先生在采訪中的開場白,給出了他的見解:對于十三五規劃的展望,從丹佛斯來講,實際上技術早已準備好,現在需要一個很好的機制,能夠讓這些技術更好地發揮作用;從節能減排的挑戰來講,是消費者的觀念轉變很重要,要理解現在多花一些錢,未來可以把這些錢省回來。例如,在丹佛斯的發布會上展示的高科技空調,前期投入很多,然而兩年之內就可以收回成本,這部分錢可以進行再投資。“經濟增長跟綠色的發展是不矛盾的,是可以同時進行的,甚至說綠色投資可以更好地促進經濟的發展。”丹麥的發展軌跡是這一觀點的力證,過去的三十年,丹麥從能源的消耗量上來講基本持平,但是經濟卻增長了78%,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30%,水耗減少了40%。
魅力城市需要建設保障體系
丹佛斯在丹麥綠色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節能技術也已成熟完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推進國內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機制與模式的探討尤為重要。
正如司徒嘉德先生所言,首先需要完善法律法規,比如建房子:如果從節省成本角度來考慮,可能就做一層的隔熱層,但是這肯定不是環保的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的隔熱層應該處理得更好,要安裝雙層的玻璃,隔熱功能會非常好。“但是又涉及到一個問題,怎么樣能夠激勵人來通過激勵機制,讓人愿意花更多的錢建造這種綠色建筑?”司徒嘉德先生循循善導:“這方面很大程度上就要從與能源、能效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入手,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丹麥曾經就建筑方面的多項問題進行過討論和論證,玻璃和墻壁隔層的科學合理規定,在熱帶通過這些技術能夠節省39%的能耗。
中國的“十三五”規劃提出了非常宏大和有遠見的目標,必須發動各方力量,提前作出積極的改變。從丹麥歷史看,1972年西方發生了能源危機,當時的丹麥能源100%都必須進口。丹麥從能源危機中得到的經驗教訓,就是如何能夠最大程度地節能。不光是丹佛斯一家公司,方方面面都在想各種各樣的方法,在全社會的努力下,降低到當時能源消耗量的50%以下。
丹麥節能成效有目共睹,松德堡“零碳項目”的社會節能合作模式值得我們借鑒。丹佛斯總部所在地——松德堡,2029年要達到“零碳”,即二氧化碳總排放等于零。“零碳項目”是以政府和企業一起合作的項目,從能源的供給和消費兩方面挖掘潛力。能源供給,主要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垃圾處理熱能;能源的消費注重節約能源和提升能效,另外從居民的能源消費方面加強宣傳和管理。整個項目由松德堡市政府牽頭,參與方既有普通市民,也有當地的公司,大家一起產生非常好的合作模式來推動,達到各方共贏。
用現代科技文明打造魅力城市
毋庸置疑,高速發展的現代科技將楔入城市的各個角落,為人類創造更加便利、更加安全、更加舒適的的生活環境。魅力城市需要現代科技文明的支撐。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交通、工業、建筑各占比約為1/3,丹佛斯為食品供應、能源、基礎設施和應對氣候變暖四大熱點領域提供對應的冷鏈、熱鏈、綠色建筑和電機效率等高能效解決方案,在三個主要能源消耗領域具備很強的技術儲備和經驗積累。
司徒嘉德先生提到一個關鍵的產品——熱能計量表,按照使用能源的多少付費是有效的激勵機制,用“大棒和胡蘿卜”來形容最合適不過。司徒嘉德先生感嘆道:“我經常在上海的高樓上俯瞰上海,看到林立的大廈,如果上海采取有比較強有力的法律法規,提高空調的使用效率,所有的商用樓宇里面要求提高40%的能效,將極大地節省能源。”
丹佛斯在其專注的領域有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關系食品安全的冷鏈是其中之一。“太多太多的水果和蔬菜,因為冷鏈的不完善而被浪費掉了。”司徒嘉德先生痛心地說,“在中國,大概有20%-30%的水果和蔬菜因為冷鏈的原因而腐爛不能吃,這些方面還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丹佛斯擁有很多合作伙伴,包括國外大型的零售商,例如沃爾瑪、家樂福,緊密合作保證冷鏈的安全。現在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又產生新的問題,需要丹佛斯解決:家和便利店的“最后一公里”冷鏈如何保證?這不僅需要了解消費者的習慣,也需要完善冷鏈的服務,“這方面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空間”。司徒嘉德先生還提議,在中國跟食品有關的地方,都要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規定各類食品的冷藏溫度,使食品安全問題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自司徒嘉德先生繼任中國區總裁后,制定了新的戰略并嚴密的時間表執行下丹佛斯一個五年計劃,未來重點關注在食品安全和能源能效兩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丹佛斯踐行TS16949自動化標準,以全球最高端標準為指導,標志著丹佛斯有能力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產品。
丹佛斯對于“第二家鄉市場”的責任和夢想
丹佛斯2015年中國市場業績是40億人民幣,較上年增長2%,談起對中國市場的前景期望,司徒嘉德先生充滿信心:“未來六年內銷售額翻一倍,這個目標和投資額是結合中國的‘十三五’規劃進行的。”丹佛斯在中國設置了三個工廠,從拳頭產品T2熱力膨脹閥到全球最前沿技術產品天磁Turbocor磁懸浮壓縮機均實現中國本地生產;丹佛斯在中國有4000多名工人,400名研究人員,其中只有4名丹麥人,“實際上,這是一家中國的企業”;銷售層面,丹佛斯正在從沿海發達地區向內陸地區轉移的過程。“信心來自于我們在這個行業的聲望,來自于我們可以提供的服務內容,來自于緊隨中國政策的積極調整。”
丹佛斯的發展目標,不僅是信心的體現,也是對中國非常強有力的承諾。丹佛斯把中國作為第二家鄉市場,積極促進兩國地區間合作,并把國外的生產線挪到中國,擴大中國市場,參加行業重要展會,不會遇到暫時的困難就退縮觀望,這就是對中國的關注和承諾。
綠色事業能夠帶來綠色崗位,呼吁更多的綠色“人才”。丹佛斯促進丹麥和中國技能人才教育交流,為提高社會對技術人才的認知度和尊重程度不遺余力。“應當正確認識社會分工和體力勞動,重視動手操作相關的教育。如果東西壞了沒有懂得技術的人去修理,丟棄會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
后記:“我有一個夢想!在中國有一個城市,哪怕就一個城市,可以做到經濟增長和綠色發展是不掛鉤的,綠色城市可以達到非常好的綠色增長,同時又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城市。這個夢想可以是中國任何城市,只要有一個城市能夠實現這一夢想,就會成為很好的典范。”——就會帶動起一個又一個魅力城市!這也是我們共同的夢想!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