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Nolden:羅克韋爾自動化全球低壓電機控制中心 (LVMCC) 業務總監
Steven C. Rizzo:羅克韋爾自動化全球中壓業務總監
Twain Drewett:羅克韋爾自動化亞太區傳動與動力控制業務總監
石安(IAN SHIH):羅克韋爾自動化控制集成(哈爾濱)有限公司總經理
何建軍(Jackey He):羅克韋爾自動化大中華區傳動及動力控制產品事業部總經理
程杰:羅克韋爾自動化大中華區市場部經理
羅克韋爾自動化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專注于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的公司,公司致力于為制造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提供完整的自動化及信息化解決方案,業務遍及全球,在中國哈爾濱,有生產變頻器的制造工廠—羅克韋爾自動化控制集成哈爾濱工廠。筆者于2016年4月27日羅克韋爾自動化亞太區中壓變頻器、智能低壓柜高峰論壇期間參觀了工廠,并對羅克韋爾的管理團隊進行了采訪,借此深入了解了羅克韋爾公司自動化最為先進的制造理念——“互聯企業”。
早在2000年初,羅克韋爾自動化就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業生產平臺——Logix,新的平臺不僅局限于單純的離散制造,還考慮到了批次連續作業、運動控制、電機控制等工業生產情景,更把工業生產中的安全問題列入其中,logix平臺的高集成度使得它的控制能力遠遠超越了羅克韋爾自動化此前僅僅依靠PLC來控制工業生產的時代,而這就是羅克韋爾自動化“互聯企業”應用的雛形。從2012年開始,羅克韋爾自動化開始大批量在行業推廣和應用“互聯企業”解決方案,直到現在,“互聯企業”已經成為全球有志于智能制造的企業之最佳選擇。
羅克韋爾自動化的“互聯企業”提出之際,正值以德國西門子為主導的“工業4.0”概念深入人心,美國提出了“智能制造領袖聯盟”,韓國提出了“制造 3.0”,中國政府也提出了“中國制造 2025”的戰略規劃,各國發展制造業的熱情空前高漲,在這樣的形勢下,“互聯企業”是如何定位的?對此羅克韋爾自動化管理團隊給出了清晰的展示。
“互聯企業”從自身做起
在參觀羅克韋爾自動化哈爾濱工廠期間,除了被掛在走廊兩邊展示公司歷史的照片所透露出的厚重歷史底蘊所震撼,更讓人感到振奮的是工廠在實現自身互聯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收購九州電氣高壓變頻器業務成為羅克韋爾自動化“互聯企業”戰略的重要一環,整合后的羅克韋爾自動化工廠被喻為中國“互聯企業”的實踐基地,憑借豐富的工業基礎和人才儲備形成了高素質且穩定的研發和生產能力,歐亞鐵路保證了較短的供貨時間,全球領先的科技水平帶動了東北工業基地的產業協同發展,高效的管理體制也為實現“互聯企業”提供了示范基礎。
在工廠的倉庫區,墻上的大型顯示屏正顯示著工廠生產環節的實時狀況,這類顯示屏在前面的幾道工序或者生產線現場都有設置,而這是哈爾濱工廠“互聯企業”主要組成部分,借助“互聯企業”技術,工廠實現了對生產環節數據的集成,企業管理者獲得這些數據之后,可以看出是否在產能、供貨,或者產品質量上有問題,然后做出及時迅速的反應。所有這些數據都可以發送到管理者的手機上,真正實現移動管理。
“互聯企業”不僅可以實時獲悉整個生產流程的狀況,還可以促進工廠的管理,因為這些數據信息可以把相關問題的源頭以及責任人都充分顯示,在某個環節發生了問題之后,出現的問題就會顯示在屏幕上,相應責任人的名字也會在屏幕上面閃示,這些問題的相應信息隨即被發送到相關責任人的郵箱,生產過程中的責任變得更清晰,溝通也變得更順暢,而這對公司管理的助益是巨大的。
在全球范圍內,羅克韋爾自動化通過“互聯企業”實現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信息共享。羅克韋爾自動化在全球的團隊都是根據第資源的利用來布局的,借助“互聯企業”技術,所有的資源的信息都可以第一時間被了解,所以羅克韋爾自動化的任何決策都可以做到兼顧全球。作為羅克韋爾自動化最核心的團隊之一的研發團隊有充分的全球布局,比如中國上海和大連的研發團隊就是羅克韋爾自動化在兼顧全球布局的產物,他們做的工程都是針對全球的,這種全球一體化的的研發模式即是羅克韋爾自動化的“互聯企業”研發模式。
“互聯企業”的夢想
羅克韋爾自動化哈爾濱工廠應用“互聯企業”所帶來的生產和管理提升讓人印象深刻,而羅克韋爾自動化的夢想是把“企業互聯”技術推廣到全世界,形成以“企業互聯”為基礎的先進制造業生態圈,事實上羅克韋爾完全具備這樣的能力去實現它的夢想。
羅克韋爾自動化打造的“互聯企業”是基于自身經過十多年探索研發的高性能架構 Logix,一個既支持多策略控制又可提供實時信息傳遞的信息化平臺,其核心就是將控制與信息功能合二為一,即 IT(信息技術)與 OT(運營技術)的融合,羅克韋爾自動化最強的是OT技術,而在IT技術上則借助穩定而高效的工業以太網EtherNet/IP,實現了工業生產中組織和設備的跨平臺交流,使智能設備可以和整個系統相融合,開放的網絡架構更能安全便捷的連接第三方產品,因此羅克韋爾自動化在實現IT與OT融合上是水到渠成的事。
和“工業4.0”等智能制造概念相比,獲取實時信息,將生產車間與企業的其余所有部分互聯起來是羅克韋爾自動化的競爭優勢所在,同時羅克韋爾自動化的理念也極具前瞻性:羅克韋爾自動化認為“互聯企業”所指的已不再是一個孤立的生產車間,它應該是與供應鏈,以及客戶緊密相連的,這樣生產就可以按照終端客戶的需求來安排,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 IT 資源,互聯將是羅克韋爾自動化前進的目標。羅克韋爾自動化表示未來公司將更進一步致力于發展更多合作伙伴以及產業鏈上的不同產商一起參與到“互聯企業”中來,并借助ODVA來維護、發展這個平臺,從而形成一個基于“互聯企業”技術的生態圈,這是偉大愿景,對于羅克韋爾自動化來說卻是勢在必得!
“互聯企業”在中國
羅克韋爾自動化的“互聯企業”與中國制造 2025,乃至2035 和 2045 所要達成的目標,以及與“互聯網+”的戰略都有著非常高的契合度,而這些戰略也會推動“互聯企業”的廣泛應用。羅克韋爾自動化今天的產品組合就已經具備了幫助中國制造企業響應政府號召的能力。“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都是技術層面的驅動措施,中國政府還從“一帶一路”、促進ODI(海外直接投資)等不同角度多方位推動中國制造業的升級和發展。作為一家跨國企業,羅克韋爾自動化的業務網絡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憑借其先進、獨特的“互聯企業”解決方案,中國企業可以更好地走出國門開拓全球市場。
羅克韋爾自動化在中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互聯企業”應用案例,不久前公司剛剛收集了32個在中國實踐“互聯企業”的成功案例,而這樣的案例每天都在增加。當其它國家的制造業愿景還停留在一個概念的時候,“互聯企業”已經是羅克韋爾自動化現在就可以做的事情。無論是從小項目開始,還是從中等項目開始,或者是從大的項目開始,“互聯企業”可以隨時上馬。
羅克韋爾自動化與中國政府保持密切的溝通與交流。四月份羅克韋爾自動化高層拜訪了中國的工信部,國際司、裝備司還有規劃司的專家,從中了解到工信部非常希望借鑒美國智能制造的做法。中國政府非常希望與美國有對接窗口,但美國沒有沒有這個接口,因此羅克韋爾自動化親自來搭建這個橋梁,為兩國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牽線搭橋。除此之外,羅克韋爾自動化還和中國的標準委員會、中國的工程院也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們都希望羅克韋爾自動化能夠運用自己的技術來幫助中國制造業實現進一步發展,而他們也深信羅克韋爾自動化絕對有這樣的實力。在美國,羅克韋爾自動化擁有60%的市場占有率,是美國的再工業化和智能制造的助推器,這是羅克韋爾自動化“互聯企業”已經真正做到的具體實例。
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企業的的需求,羅克韋爾自動化已經拜訪了46家“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企業,針對它們在實施這個計劃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羅克韋爾自動化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經驗,這些企業深刻地感受到“互聯企業”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節省成本、降低能耗、提高安全性等方面所帶來的可能,大多數企業都有極強的意愿去嘗試羅克韋爾自動化的“互聯企業”技術。
在筆者看來,羅克韋爾自動化從自身實踐出發,結合自身深厚的技術積累,使得“互聯企業”在應用層面無可挑剔,而對“互聯企業”的積極地推廣無疑將促進全世界工業的發展。中國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在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及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過程中,需要先進、高效的平臺和技術予以支持和助推,而羅克韋爾自動化成熟的“互聯企業”將會是中國眾多企業的完美助力,而這樣的合作既是羅克韋爾自動化的使命,也是中國制造業的希望。全球制造業的發展已是風起云涌,“互聯企業”當是風雨中的一盞明燈,讓更多的企業走上通往智能制造之路!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