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異步電動機的轉(zhuǎn)動


(4) 每極每相槽數(shù)q
3.5 電動機繞組的接線舞曲
創(chuàng)作背景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技工學校,完全照搬前蘇聯(lián)的模式。一天理論,一天實習。對于《電機修理》這門課,實習的主要內(nèi)容是讓學生反復地給電動機“下線”,就是把線圈嵌入到鐵心里去。
電機繞組的接線是一件相當頭痛的事情,線圈都嵌入到鐵心里以后,留出了許許多多的接線端子,都是一根根的線頭,又沒有標記,要把它們準確地聯(lián)接起來,既異常麻煩,又很容易出錯。我于是自己在紙上進行了無數(shù)次的“接線”,終于摸出了一些規(guī)律,編寫了一個順口溜,還配了一首舞曲,稱之為“接線舞曲”,學生們邊唱邊接線,非但迅速而準確,還格外地顯得喜慶。
3.5.1 異步電動機的定子繞組
3.5.1.1 定子繞組概況
1. 繞組的結(jié)構(gòu)
異步電動機的定子繞組是用來產(chǎn)生旋轉(zhuǎn)磁場的,其大致安排如圖3-32(a) 所示。但實際的電動機里,總是把一相的繞組分成若干個較小的線圈,做成分布繞組,分布繞組里通入電流后,磁動勢波形為階梯形,如圖3-32(b) 所示。
則既可以提高鐵心的利用率,還可以使磁動勢的波形盡量地接近于正弦波,減小其諧波分量。通常, 每一個定子槽里都安置兩個繞組邊,稱為雙層繞組,其鐵心的結(jié)構(gòu)如圖3-32(c) 所示。

2. 繞組的展開圖
要了解繞組的電路,需要把定子展開,如圖3-33(a)所示,把鐵心切斷,向左右展開。展開后如圖3-33(b) 所示,如把鐵心移去,就得到如圖3-33(c) 所示的繞組展開圖。如果是雙層繞組,則在展開圖中,每個定子槽的上層邊用實線表示,下層邊用虛線表示。

3. 幾個基本名詞
(1) 實例
某電動機的數(shù)據(jù)是:37kW,4 極(2p=4),定子上有36個槽(Z=36),雙層繞組,故定子槽內(nèi)有兩個線圈邊。
(2) 極距
電動機中,每兩個相鄰磁極軸線之間的距離,稱為極距τ。實際上也是每個磁極所覆蓋的定子槽數(shù):
τ =Z/2p (3-32)式中,τ:極距;Z:定子槽數(shù); p:磁極對數(shù)。在本電動機里,Z=36,2p =4,所以:τ=36/4=9。
(3) 節(jié)距
一個線圈的兩個有效邊之間的槽數(shù),稱為節(jié)距y。本電動機里,y=7。如y=τ,稱為整距繞組,如圖3-34(a) 所示;如y<τ,稱為短距繞組,如圖3-34(b) 所示;一般電動機里,都采用短距繞組,其展開圖如圖3-34(c) 所示。采用短距繞組可以進一步削弱磁動勢和電動勢的諧波分量,尤其是能夠較好地削弱5 次諧波和7 次諧波。除此以外,采用短距繞組還可以節(jié)約端部的銅錢。
(4) 每極每相槽數(shù)q
在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里,每個磁極下的繞組分別屬于三相。則每極每相的槽數(shù)為:q=Z/(3×2p) (3-33)式中,q 為每極每相槽數(shù)。
(5) 極相組
每個磁極下,屬于同一相的繞組,稱為是一個極相組,圖3-34(c) 所示,就是一個極相組的展開圖。很明顯,每一個極相組里具有q 個線圈。


(6) 槽距角
兩個相鄰的定子槽之間所對應的電角度,如圖3-35(a)所示:
α = p×360/Z (3-34)
式中,α 為槽距角。
(7) 相帶
(7) 相帶
每極每相的定子槽所對應的電角度,稱為相帶。很明顯,在這臺電動機里,因為一個磁極所對應的電角度是180°,所以相帶是60°。目前,極大多數(shù)電動機都采用60°相帶,
如圖3-35(b) 所示。


3.5.1.2 繞組的接線規(guī)律
各極相組在定子上的分布如圖3-35(a) 所示。在每個磁極下,都有三個極相組,分別屬于三相。因為各相之間,必須互差120°電角度,所以,在排列時,V 相的起始邊( 常稱為相頭) 和U 相的起始邊,以及W 相的起始邊之間,都要相隔兩個相帶,如圖3-36 所示。


1. 一相繞組的接線
以U 相繞組為例,說明其接線規(guī)律:因為兩個相鄰的極相組處在不同極性的磁極下,所以,它們的電流繞行方向是相反的。于是得到兩個相鄰極相組之間的接線規(guī)律:
下層邊與下層邊相接,上層邊與上層邊相接,如圖3-37(b)所示。
2. 三相繞組接線圖
按照同樣規(guī)律,畫出V 相繞組和W 相繞組的接線圖。需要注意的是,V 相的起始邊和U 相的起始邊之間,以及W相的起始邊和V 相的起始邊之間,都應該相隔120°電角度,
如圖3-37(a) 所示。
3. 極相組接線圖
實際工作中,在繞制繞組時,同一個極相組的幾個線圈通常是不分離的。所以,在畫接線圖時,就可以只畫出極相組之間的接線圖就可以了,如圖3-37(b) 所示。接線的基本規(guī)律是:
(1) 各相頭之間,必須互隔120°電角度;
(2) 同一相的各極相組之間,應該是下層邊與下層邊
相接,上層邊與上層邊相接。剩下的三個頭,就是相尾了。



3.5.2 接線規(guī)律與舞曲
3.5.2.1 定子繞組接線規(guī)律
接線步驟
第一步,先把所有的上線頭和下線頭都分開。例如,所有的上線頭都翻向電動機的外側(cè);而所有的下線頭都翻向電動機的里側(cè),如圖3-38(a) 所示。
第二步,以接線口為中心,兩邊各留三個頭,如圖3-38(b) 所示。這是因為,最后有六根線要連接到外部的接線盒去,為了盡量縮短連接線,所以,六個出線頭應盡量接近接線口。
第三步,每隔兩組找線頭。但必須符合兩個原則:
(1) 上線頭與上線頭相接;下線頭與下線頭相接。
(2) 接線的順序必須相同,如圖3-38(c) 所示。
第四步,確定各相外接端子的標記。它們應該是:接線口的順時針一側(cè)是U1、W2、V1;逆時針一側(cè)是V2、W1、U2,如圖3-38(d) 所示。

3.5.2.2 接線順口溜
接線以前做準備,上下線頭都分開;
接線口來做中心,左右各留三個頭;
要就都留上線頭,要就都留下線頭;
它們六個順序是,AZB 和Y( 呀)CX( 希);
其余還有多少頭,每隔兩組找線頭;
或者都向左邊走,或者都向右邊走;
上線頭接上線頭,下線頭接下線頭;
順此一路接下去,所有線頭都 接完。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