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風電三峽”
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周喜安司長表示,我國下一步將重點加快百萬千瓦風電場的建設,同時建設甘肅河西走廊、蘇北沿海和內蒙古3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打造“風電三峽工程”。
“今年底我國國內風電的裝機規模將突破1000萬千瓦,兩年后將超過2000萬千瓦,我國不久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風力發電國家。”周喜安說。
原國家能源部部長黃毅誠認為,與市場對風電的需求和可能相比,我國風電發展的速度還應加快。“中國在陸地建設3億到4億千瓦風電是有資源保證的。經過幾年努力,應使中國風電裝機每年新增1000萬千瓦。”
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底,中國已累計建成100多個風電場,分布在22個省、市、自治區,裝機容量已超過600萬千瓦,居世界第5位,在建的風電裝機容量為420萬千瓦。
我國陸地加近海有15億千瓦以上的風力資源。其中,陸地10米以內風力資源為2.53億千瓦,陸上桿塔高度100米內可利用風能則高達7億千瓦。根據7億千瓦的風力資源,在陸地建3億到4億千瓦的風電是完全有資源保障的。
黃毅誠表示,在陸地上大規模建設風電,不僅可以幫助我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可以起到減緩西北風力的作用。特別是在西北地區的大風口大規模建設風電,既可以大量增加電力,又可以緩解北方地區冬春季節的揚沙和浮塵天氣。
在中國未來幾年的風電建設中,大型和特大型風電基地將是發展重點。今年3月公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指出,“十一五”期間中國將重點建設30個左右1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風電場和5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做好甘肅、內蒙古和蘇北沿海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準備和建設工作。
上述3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被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稱為“風電三峽”,因為目前三峽水電的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而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就相當于一個三峽工程的裝機容量。目前,建設3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展開。
發展風能瓶頸猶存
、目前我國風能行業已躋身世界前五大風電市場,盡管風電發展迅猛且前景廣闊,但在發展風電的配套政策、設備制造、電網接入、市場規范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
國華能源投資公司副總經理史穎君表示,現階段制約我國風電發展的瓶頸,主要是電價、風機成本和電網配套。
目前,我國風機設備的平均國產化率僅為25%。據有關專家介紹,大型兆瓦級風機日益成為全球風能技術發展的趨勢。國外風電機組目前已普遍達到兆瓦級,美國的主流機組一般為1.5兆瓦,一些歐洲國家則多為1.5兆瓦~2.5兆瓦。我國國內目前本土化生產的風電設備單機容量僅在600千瓦、750千瓦級上,最大風電機組是1兆瓦,且在機組總體設計技術上落后于發達國家。
此外,政策上的隱憂也在浮現,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規定,類似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這樣的電網企業,應全額收購其電網覆蓋范圍內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并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上網服務。不幸的是,這些規定在現實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執行,電網對于風電發展的制約仍舊非常明顯。而且風電上網電價的平均水平仍然偏低,大部分風電企業目前處于保本或微利狀態。同時,風電企業在電力上網時經常遇到接入設施不配套、上網電量被電網公司扣減等情況。
什么樣的能源戰略才是有效的?長期從事可再生能源工作的美國GE能源公司可再生能源部負責人維科特認為,在美國,稅收政策是有效的,只要提供稅收的優惠政策,就可以鼓勵人們發展風電。但是,這樣的稅收優惠政策似乎并不持久,常常會出現變化,這也導致了美國風能發展的不穩定。
“由此看來,中國風能產業穩定持續的發展,一定要依靠持久有效的政策支持。我們希望中國在有了能源政策、能源法規之后,能夠持續地出臺配套措施,并且這些政策是透明、連貫的,這樣才能夠讓企業放心地進行生產和投資。”維科特說。
對此,黃毅誠也建議,國家應該出臺幾項政策,調動企業辦風電的積極性,使風電企業不走或少走彎路。
只有規模和速度還不夠
全球風電產業看重中國風電市場。作為最為清潔的能源之一,風電無疑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競爭力的能源之一,也被廣泛認為是最有發展前途的能源之一。面對中國未來10年數億千瓦的廣闊風電市場,國外風電巨頭在中國風電設備商無法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加緊了“圈地”步伐。
亞洲風能大會已與歐洲、美國風電展并列為世界最大風能專業展會,代表了全球風電產業的最高水平。在展會現場,東方電機有限公司與芬蘭斯維奇發電設備有限公司簽訂風力發電機合作協議,便可窺見一斑。根據協議,斯維奇公司將向東方電機提供成熟的永磁發電機系列產品制造技術,東方電機將負責產品制造,以更好地滿足中國風電市場快速擴張的需求。
但在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樹林看來,“風電發展到今天,只有規模以及建設速度是不夠的”。
他說,開發建設風電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快速擴大裝機規模的同時,充分利用風力資源,充分發揮設備的效率,向社會提供更多的清潔能源,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孫樹林表示,隨著風電產業的大規模開發,新投產的風電廠越來越多。風電廠安全運行管理以及經濟效益問題日益顯現,如何實現風電廠的安全運行,實現機組設備的盈利最大化,促進風電產業發展,不僅是對運營商的挑戰,也為政府部門、設備制造、施工建設單位等提出了課題。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