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煤炭價格走高,有利生物質能源產業化發展
據聯合國有關數據顯示,當國際原油價格在60-70美元/桶時,生物質能源將有利可圖,而今國際原油價格最高時達到143美元/桶,并且長期徘徊在130美元/桶的高位,今年年底有可能達到150美元/桶的水平,在不久將來還可能上升到200美元/桶,甚至有學者認為,全球經濟與國際原油價格是一組搏弈的關系,只有當全球經濟出現衰退跡象時,國際原油價格才有可能降低,因此其經濟性就顯而易見了。關系到人類社會繁榮穩定的原油價格的飆漲已經給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不穩定的因素,時刻準備著拖垮人類文明的發展。
在當前國際原油價格高企的大背景下,國內成品油也相應水漲船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長期來講,在保證成品油供應,提高成品油價格有利于緩解通脹的壓力,但短期內仍對物價體系具有實質性的沖擊。
顯而易見的,煤炭價格在石油漲價之初就開始上揚,石油價格和煤炭價格的上漲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在石油價格連創新高之后,煤炭價格再創新高也在預期之中。數據顯示,進入4月份以來,煤炭價格加速上漲。歷史經驗表明,二季度往往是用煤淡季,但今年煤炭價格不降反升,這表明目前煤炭的市場需求相當旺盛。而隨著夏季用電高峰的到來,煤炭價格顯然存在進一步的上漲空間。另據煤炭上市企業中國神華公開的資料顯示,僅煤價上漲一項就將使該公司2008年增加收入約127億元,預計2008年電煤銷售均價每噸上漲66元,第二季度冶金、化工用煤價格較上季每噸增長30-50元。因油價上漲的動力強勁,煤炭股短期內將進一步走高。雖然政府可能對煤價進行控制,但從長期來看煤價依然會偏高。
油價煤價升高為生物質的產業化開辟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業界普遍看好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國外投資機構及國內富余資金紛紛擁向該領域。
二、國家政策支持,有利于生物質產業工作順利開展
國家一直以補貼和稅收優惠支持生物質能源的發展,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出臺后,先后出臺了多部法律法規細化能源政策,支持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已經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十一五”發展規劃》,落實了可再生能源的形勢任務、指導思想、發展目標、總體布局、重點領域、以及保障措施和激勵政策,是指導“十一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引導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主要依據。
2010 年,全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50 萬千瓦;增加非糧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 萬噸,生物柴油年利用量達到20 萬噸;農村戶用沼氣池達到4000 萬戶,建成大型沼氣工程6300 處,沼氣年利用量達到190 億立方米;農林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年利用量達到100 萬噸。初步實現生物質能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培養一批生物質能利用和設備制造的骨干企業。規劃布局和建設重點主要在生物質發電、生物液體燃料、沼氣、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幾方面,尤其在生物質燃料加大支持和投資力度:推行沼氣工程建設,組織生物燃料乙醇生產,進行生物柴油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和推廣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技術。通過實施規劃引導產業后,到2010 年,加上已有180 萬千瓦蔗渣等農業生物質發電,農業生物質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300 萬千瓦,建成林業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100 萬千瓦,沼氣發電裝機容量100 萬千瓦,垃圾發電裝機容量50 萬千瓦,以非糧生物質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年生產能力達到200 萬噸,以油料植物(作物)為原料的生物柴油年生產能力達到20 萬噸,全國戶用沼氣總數達到4000 萬戶,年產沼氣總計約150 億立方米,建成大型沼氣工程6300 處,年產沼氣約40 億立方米。
國家政策的支持將帶動整個生物質能產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也將吸引更多的投資資金和產業人士的關注。
三、行業協會推波助瀾,頻繁活動促進政策、技術與產業三方面融合
自2007年下半年國際油價飆升以來,國內各行業協會頻繁舉辦展覽、會議等活動,有效地促進了生物質能產業和技術在國內的推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生物質能專業委員會于2007年12月舉辦的“生物質能技術創新產學研聯盟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研究生生物質能研討會”和將于2008年11月由中國生物質能協會主辦的“2008生物質能源技術國際論壇”。
2007年12月11日至12月14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生物質能專業委員會主辦、中科院廣州能源所承辦的“生物質能技術創新產學研聯盟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研究生生物質能研討會”在廣州市召開。會議參會代表來自國內60余個單位,包括在生物質能領域的專委會成員、國內高校、科研單位和生物質能龍頭企業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80余人,從事生物質能研究的青年學者和在讀博士、碩士,共200余人參加了本次大會。會上,代表們就當前我國生物質能源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探討了未來我國生物質能源技術和產業發展模式,一致看好生物質能發展的大好形勢,認為創建“生物質能技術創新產學研聯盟”非常及時且必要。考慮到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雛形顯現,中國急需加強國際合作,引進先進技術產業發展模式,進一步與世界各國一起推動生物質能源技術和產業的進步。會議確定于2008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中國廣州市召開“2008生物質能源技術國際論壇”。此次會議將是國內生物質能領域有史以來規模和影響最大的一次大會,參會人數上限可達到1200人,邀請到的專家學者是目前國內外生物質能研究領域的權威。大會還得到政府和國際權威機構的大力支持并吸引了全球生物質能產業界的龍頭企業。
四、總結
我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大,主要有以下四類:一是玉米等糧食類作物,容易利用,在不影響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可適度發展。二是非糧農作物,包括木薯、甜高粱等,基本不與糧爭地。如木薯、甜高粱抗旱澇、耐貧瘠、耐鹽堿,油菜可與水稻復種,可開發性較強,具備3000萬噸生物燃料的潛力。三是木本油料植物。國家林業局統計,我國有30多種植物種子含油率40%以上,可規模化培育,其中,麻瘋樹、油桐等六個樹種如能進一步定向培育,資源潛力很大,可生產生物液體燃料1000萬噸以上。四是秸稈、農林廢棄物。資源量極為豐富,高達15億噸,可生產液體燃料3.75億噸。
有效利用現有生物質資源,對于緩解目前能源和環境壓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生物質能源產業時機已經成熟。可以預計,在三大利好措施的有效實施下,國內生物質能產業將如同雨后春筍,在各地拔地而起。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