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多家媒體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日本國民對核能高度不信任,希望政府能永久關閉核電站。迫于民間的反核壓力,日本政府已經關停了53座核電站,而僅剩的一座也將于5月初停止運轉、接受檢測。屆時,日本或將進入“零核電”時代。
但是隨著夏天的臨近,日本全國將因為核電站停運而出現巨大的電力缺口,企業的經營壓力也會隨之增加,這都會加重日本當前的經濟困境。考慮到上述問題,日本政府在“保核”還是“棄核”的問題上難做決斷。
福島核事故發生以后,日本全國54座核電站中的53座已被關閉并處于維護檢查階段,“碩果僅存”的北海道電力公司的泊核電站第3核反應堆也將于5月5日被關閉維護。日本政府規定,核電站必須經過計算機模擬的壓力測試才能重新開放。如果在5月5日之前沒有反應堆重啟,日本所有核電站都將處于停運狀態。
大坂核電站的3號和4號反應堆已于上個月通過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員會的壓力測試。日本民主黨政調會長前原誠司日前就大飯核電站的重啟問題表態稱,“由于目前已具備最低限度的必要條件,可以申請重啟核電站。”自民黨政調會長茂木敏也對媒體表示,“事實上,作為最低限度的電力保證,核電站是十分必要的。”大飯町的時岡忍町長卻認為,是否重啟核電站,“需在通過說明會及問卷調查了解民意后做出判斷”。
在當前的輿論壓力下,野田加彥內閣對重啟大飯核電站一事非常謹慎。據共同社4月4日報道 ,野田首相3日晚在官邸與經濟產業大臣枝野幸男等3名相關閣僚首次開會進行了磋商。野田要求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在本周召開的第二次磋商會上提交一份新的安全標準草案,以供進一步的討論。討論結果還需征求大飯町居民的意見,才能最后定奪。而此前枝野幸男曾表示,日本需要更多時間來考慮是否重啟已經停止運行的兩座核反應堆,不會馬上作出決定。“我們一定要保障安全,以免出現福島核危機那樣的泄漏事件。同時我們也要理解民眾在這個問題上的感受。”
事實上,日本政府對于重啟核電站的謹慎態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此次被列為重啟對象的大飯核電站,雖然已經通過了安全測試,但有日本核能專家表示,大飯和國內其他地方的核電站的安全測試都存在嚴重缺陷,核查人員只考慮到了反應堆的設計以及自然環境的因素,譬如說能夠承受一定強度的地震和海嘯等,卻沒有把人為錯誤、設備失靈等其他因素考慮進去。這不免令人擔心,政府想盡快恢復核電站運轉的做法有些“操之過急”。
日本政府曾表示,主要電力缺口可通過提高火電廠發電量、開發新能源和節約用電等措施彌補。目前,東電公司旗下的一些供電企業已經暫時啟用舊火電廠增加供電。但日本媒體分析,舊火電發電設施可能發生故障,并使一些企業和消費者承受電價上漲的壓力。另外,傳統火電廠會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同時意味著日本必須進口更多的燃料,大大增加了能源成本。
能源的饑渴迫使日本在震后加快了新能源的開發。政府計劃組織一系列國家級項目,對重點是太陽能、風能和地熱的新能源加大開發。共同社近日報道稱,福島縣正準備建設日本最大的地熱發電站,預計發電能力可達27萬千瓦。但有分析認為,考慮到日本作為島國的地理位置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高昂成本,日本必須克服財政、技術等方面的多重障礙,才能擴大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因此,短期來看,核能在日本能源結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讓日本人更加擔心的是,“零核電”可能成為債務危機的引爆點。在國際原油價格“高燒不退”的形勢下,日本的能源成本將持續上升,可能導致日本制造業的競爭優勢減弱甚至喪失。這樣一來,日本貿易赤字很有可能長期化,乃至從貿易赤字演變成經常項目赤字。果真如此,日本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性將大幅上升。
有分析認為,日本之所以存在重啟核電站的呼聲,除了能源和經濟上的壓力外,消除外界對日本核輻射的疑慮,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去年12月,日本政府宣布,福島核設施已經實現“冷停堆”的目標。日本政府還兩次組織本國及國外的記者赴福島第一核電站參觀,以便展示當前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然而很多人并不相信日本官方的說法。一個日美聯合調查小組近日宣布,他們從去年6月實施的一項調查中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300公里外的海域中,浮游動物體內放射性銫的含量最高達到事故前的約100倍,而在核電站600公里外的海域也檢測出了放射性銫,這表明福島核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質已經廣泛擴散到了海洋中。
更早前,東京電力公司對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新一輪的檢測結果,似乎證實了人們的擔心。檢測顯示,2號反應堆安全殼內部的輻射強度為每小時70希沃特,是先前監測到最高輻射強度的7倍,說明堆芯可能已經熔毀。另據日本一個獨立調查委員會3月初發布的調查報告,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的穩定工作并未完成,真正結束可能需要幾十年。調查最為震撼的一點是,“類似甚至比福島更嚴重的核危機,下一次很可能在日本其他地方發生”。
各項研究及民意都指向關閉核電站,而關閉核電站將帶來的電力缺口也將引發不可預料的經濟危機,日本政府何去何從,讓我們一同靜觀其變。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