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通歷史上,最閃光的一筆,便是四通打字機。換句話說,打字機既是四通的成名之作,也是四通主要“吃飯的家伙”。四通的榮辱興衰與之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1986-1996 年的近十年間,“四通”幾乎是打字機的代名詞,人們買打字機常常稱作買“四通”。1987 年四通打字機的銷量是1 萬多臺,1988年和1989 年保持在2 萬多臺。1990年5 月以后,賣方市場出現,打字機一時間成了搶手貨,平均每個月的銷售量都在3000 臺以上,累計達到1O萬臺。為此當年在北京貴賓樓舉行過盛大的慶祝大會,還用金質獎章表彰了在打字機開發、生產、銷售、服務及合作方面的突出貢獻者。
繼名聲最響的MS-2401 之后,北京合資公司又與日方合作開發出小型打字機MS-2403;深圳索泰克在香港四通的協助下,開發出不依賴日本三井的MS-2406 中外文文字處理機。鼎盛時期,四通打字機占領了全國辦公自動化85%的市場份額。打字機的成功固然是好事,但誰也沒想到它也帶來了另外的后果。四通打字機設計理念所依據的市場背景,決定了它只能是一個過渡性產品。電腦高昂的價格及電腦的未能普及是打字機生存的基礎和市場空隙。當國產中文電腦大量出現,特別是1992 年國家降低關稅,使大批國外品牌長驅直入之后,激烈的市場競爭使電腦價格迅速下滑,電腦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電腦時代的到來,實際上就是四通打字機歷史的終結。不過,1988 年的時候,很少有人能預測到這個必然的趨勢,包括萬潤南、段永基這些絕頂聰明之人。
在1986-1996 年的近十年間,“四通”幾乎是打字機的代名詞,人們買打字機常常稱作買“四通”。1987 年四通打字機的銷量是1 萬多臺,1988年和1989 年保持在2 萬多臺。1990年5 月以后,賣方市場出現,打字機一時間成了搶手貨,平均每個月的銷售量都在3000 臺以上,累計達到1O萬臺。為此當年在北京貴賓樓舉行過盛大的慶祝大會,還用金質獎章表彰了在打字機開發、生產、銷售、服務及合作方面的突出貢獻者。
繼名聲最響的MS-2401 之后,北京合資公司又與日方合作開發出小型打字機MS-2403;深圳索泰克在香港四通的協助下,開發出不依賴日本三井的MS-2406 中外文文字處理機。鼎盛時期,四通打字機占領了全國辦公自動化85%的市場份額。打字機的成功固然是好事,但誰也沒想到它也帶來了另外的后果。四通打字機設計理念所依據的市場背景,決定了它只能是一個過渡性產品。電腦高昂的價格及電腦的未能普及是打字機生存的基礎和市場空隙。當國產中文電腦大量出現,特別是1992 年國家降低關稅,使大批國外品牌長驅直入之后,激烈的市場競爭使電腦價格迅速下滑,電腦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電腦時代的到來,實際上就是四通打字機歷史的終結。不過,1988 年的時候,很少有人能預測到這個必然的趨勢,包括萬潤南、段永基這些絕頂聰明之人。
坐失一次良機
1988 年,參與打字機初期開發的重要人物孫強,已經被安排去做中文字庫和四通漢卡的開發。那一年七八月的一天,他在集團大樓門口碰到我,拉著我說有個事商量一下,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四通打字機不可能永遠做下去,將來有一天,電腦的功能必然取代打字機,而且電腦還有其他功能,打字機只有打字一種單一的功能。如果把我現在研究的四通漢卡和電腦合起來,既有打字機的功能,又是一臺電腦,你看這樣將來是否更有前途?”我一聽,這個主意太好了! 任何產品都有一個生命周期,打字機也不會例外。如果我們做成能打字的電腦,一機多用,市場肯定錯不了,何樂而不為?我說,這么好的主意你為什么不向領導說說?
他說,萬潤南、段永基對他有看法,他說不上話。他說,你去說會有作用。我說,好,這種好事,我去說!我先找了段永基,后來又找了萬潤南。兩個人給我的回答竟像商量過的一樣:“如果電腦也能有打字機的功能,那我們四通的打字機怎么辦?我們怎么能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我沒想到他們竟然是這樣的一種思維方式! 他們以為四通不“跟自己過不去”,別人也可能不會去做。試圖用這種掩耳盜鈴的辦法來阻止打字機被取代的命運,顯然是可笑的。1993 年以后(此時萬潤南早已在國外,段永基主持四通),打字機市
場逐漸被帶漢卡的電腦一點點奪走,打字機衰敗的勢頭已經日見明朗,但吃慣了打字機這碗飯的人們仍然沒有意識到該是改弦更張的時候了。
1995 年初,在我準備離開四通之前,和當時主持合資企業的常務副總經理盧放再次向段提出,做四通電腦來挽救打字機的頹勢時,段永基未置可否。我們的努力再次失敗了,四通打字機也因四通人自己的保守與固執而失去了在電腦上東山再起的可能。從這件事情上看,打字機的一時輝煌遮住了萬潤南和段永基的眼睛。他們對世界整個技術發展的趨勢缺乏理解,過高地估計了四通的力量,在判斷上出了問題。或者他們兩個太鐘情和迷信于自己研制的打字機了,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盡管四通當時也代理電腦,但是沒有發展成為電腦巨頭。而聯想通過聯想漢卡做出的電腦成了后四通時代的大贏家。
1995 年初,在我準備離開四通之前,和當時主持合資企業的常務副總經理盧放再次向段提出,做四通電腦來挽救打字機的頹勢時,段永基未置可否。我們的努力再次失敗了,四通打字機也因四通人自己的保守與固執而失去了在電腦上東山再起的可能。從這件事情上看,打字機的一時輝煌遮住了萬潤南和段永基的眼睛。他們對世界整個技術發展的趨勢缺乏理解,過高地估計了四通的力量,在判斷上出了問題。或者他們兩個太鐘情和迷信于自己研制的打字機了,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盡管四通當時也代理電腦,但是沒有發展成為電腦巨頭。而聯想通過聯想漢卡做出的電腦成了后四通時代的大贏家。
四通用打字機迎接了電腦時代,卻拒絕了電腦時代,等回過頭來想做電腦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正如萬潤南論述改革時說過的話:第一第二個沖上山頭的旗手大都會犧牲,第三第四個可能成為英雄。四通和四通打字機的命運都不幸被他言中。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