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機工業伺服應用潛力無限
已有103928次閱讀2012-04-05標簽:紡機 伺服 高孝綱
寄語中國紡機工業
關于中國紡織機械工業,高教授還為記者講述了上世紀50年代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1956年,紡機工業曾經被歸屬在當時的機械工業部,而由于紡織機械的結構復雜性和種類之龐雜,而且部門之間協作配合十分麻煩,機械工業部一直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導,為了促進紡機行業的發展,半年之后,便又回歸紡織工業部,這樣,我國的紡織機械行業才有效地利用紡織工業的各種資源順利地走上健康的發展之路。所以,紡織機械之復雜,于此可見一斑。
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的紡機呈現出機械構造越來越簡單,而電氣設備越來越多的特點,這和幾十年前形成鮮明的對比。紡機設備的電氣自動化改造為我國紡織業提高制造技術水平、改善產品質量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高教授強調,我國的紡機制造水平還處于世界的二流三流水平,布匹質量和服裝加工工藝都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國內一件襯衫可以做到幾十塊錢,相反國外的可以賣到上千元,除了品牌附加值之外,紡機制造水平、服裝加工工藝都是背后看不到的價值實力。另外,在紡織機械的電氣自動化改造方面,國內的自動化產品與外國有相當大的差距,應用廣泛的化纖機械上大多使用外國的品牌,以伺服產品為例,只有一些棉紡和無紡布機械使用的國產伺服相對多一些。
關于中國紡機工業的未來,高教授還是抱有很大的期望。首先我國紡織業在全球已經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很多市場都是世界第一,特別是加入WTO之后,國外取消對中國紡織品進口配額政策之后,我國紡織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對紡織機械數量和質量的需求都處于高位增長態勢;另外,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紡機制造水平還處于領先位置,每年都有上百億元的出口量,產品遍及印度、日本、俄羅斯、南美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隨著市場和技術的發展,高教授表示相信,中國的紡機工業水平一定會在未來某個時候趕上西方發達國家。
采訪臨近結束,高教授向記者表示,雖然局限于中國工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雖然還有一些科研體制機制囿于一己之力無法改善的遺憾,但任何事業都需要一個過程,只要我們每個人做好屬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對我國紡機整體事業的一份推動,這樣我國紡機工業的輝煌未來就是可以期待的。
高教授對紡織工業的寄語,也是沉甸甸的希望,令記者印象深刻。他用幾十年的豐富積累仍然默默無聞地奉獻于這個行業,十分令人感佩,筆者相信我國的紡機行業一定會通過一代代人前赴后繼的努力,最終如高教授所期望的那樣,在不久的將來實現產業的再一次騰飛!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