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01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從6個層面、23個要求規劃了對未來農業科技發展的要求及措施,但多家券商研報卻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鎖定在種業及農機產業上。有資深觀察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分析,受政策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未來種業將有可能出現行業集中度提升、人事頻繁變動及優質產品價格提升的現象,而隨著種業的發展,企業對產品售后服務的完善程度等也會從一定程度上拉升對農戶對農業機械的重視度。
兼并重組高潮將現
從2012年的一號文件內容可以看出,推動行業兼并重組仍是政策的重頭戲。對此,《證券日報》記者致電多家上市公司欲咨詢相關事宜,但接受采訪的上市公司多數稱對于新近出臺的一號文件仍在研讀過程中,而文件對公司的利好情況及其它落實事宜,目前仍無法準確判定。
不過,有分析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解釋,此前關于農業的多項政策均提及對種業的兼并重組要求,而國家對此如此看重也有益于在近年內形成行業的兼并高潮,“幾年內會形成兼并重組的高潮,現在行業能實現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企業有一百二三十家,最后估計能剩下二三十家,而在剩下的企業里,形成兩三家真正意義上的龍頭企業,使市場份額在龍頭手中能集中到百分之六十左右。”
事實上,市場份額集中度低也制約了種業的發展,海通證券2日披露的研報中稱,行業前10強中,市場僅占13%的份額,而國際上,這一數字為37%。除此之外,在行業基本面上還存在我國優質種子資源供需偏緊,玉米余種量逐年下降;且種糧比偏低,種子成本在總種植成本中的占比偏低的狀況。
優質種子釋放漲價空間
集中度偏低為行業發展埋下伏筆,而在多次提出種業兼并重組的2010年和2011年,行業也悄然發生著一些變化。對此,有分析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從2010年和2011年兩年間的情況來看,行業的主要變化發生在企業的營銷模式上,“海外的種業巨頭提出了優質優價的理念,改變了我國種業以前低價傾銷的營銷方式,這有利于價格的提升”。
上述分析師介紹,從一號文件的內容來看,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已躍然紙上。而事實上,“行業里這幾年人才進出也是很多的,無論是哪個層面,都需要專業人才的加入。從種業公司的情況來看,核心競爭力有兩點,研發和營銷”。
而在2012年一號文件中,關于種業的發展如是規定:“……支持企業與優勢科研單位建立育種平臺,鼓勵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科研人員與企業合作共享……”據上述分析師向本報介紹,目前,行業內依舊存在著研發、生產之間脫節的狀況,而從今年一號文件的內容來看,理順研發、生產之間的機制并對市場進行到位的監管則是一號文的兩大亮點,而這兩方面的約束之下,也能更好地提升種業的研發力度及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市場份額提升的同時,如果能擴大企業的利潤率,對龍頭而言將是實質的利好,而分析師認為,隨著上述多種因素的影響,優種優價將有望實現。
“此前行業的理念是種子不能大幅漲價,但如果優質種子能帶來超額收益,并不是不能讓購買者支付更多的錢。”上述分析師稱,“好的產品價格提升,從而帶來企業利潤的增長,也可以更好地淘汰行業中的‘劣幣’”。不過,分析師同時認為,價格突然大面積提升也不太可能,“必需優質優價,只有能帶來超額收益的產品,才有提價的可能”。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