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將對我國農業產生哪些影響呢?可以預見的以下一些方面:
1、數字農業與我國農業生產技術水平
由于我國農民人多地少,財力有限,農業的生產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是比較低的。這個情況制約著我國整個農業發展和農產品的質量以及農民的致富。
隨著因特網與局域網的發展,農業科學知識將在我國農村得到加快和普及。適用于我國條件的各種農業優化決策系統與專家系統將陸續研制成功,從而使各種農業科學的優化原理與專家經驗都將通過網絡系統,直接傳播到農民的千家萬戶,各種智能化的溫室,自動化的灌溉與施肥系統將在我國逐步普及,從而加快提高我國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
2、數字農業與我國農業科研
當前我國農業科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比較低的。隨著因特網在我國農業科研單位的廣泛應用,國際先進的農業科技將更快的傳播到我國,我國農業科學界與國際的交流愈來愈多,因此我國農業科學與國際差距也會愈來愈小。。
在我國各農業科研單位,農業信息技術的研究將加強。各學科都會重視農業模型的研制,從而顯著提高我國農業科研與農業科學水平。
我國的農業生物技術研究將與信息技術密切地結合起來,農業生物信息學與基因組學將在我國將得到大發展,從而大大加快我國農業生物技術的進展。
3、數字農業與我國農業教育
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是我國農民的文化科學素質較低。
在數字農業發展過程中,我國各農業大學都將開大門,通過因特網與全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村建立聯系,農民將終身地接受最先進的農業教育。因此,數字農業將加快提高我國廣大農民的文化科學素質。
同時,數字農業的發展,必將顯著地加快提高我國高等農業教育的水平。
中國的學生將通過因特網更多地接受國際上先進的農業科學知識。培養研究生將更多地采用國際合作方式。
4、數字農業與我國農業的優質、高效、高產
我國各種農產品雖然單產不低,但農產品的品質普遍不高,直接影響農產品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力與農民的致富。
由于農業生物信息學的發展,我國的生物技術會得到加強,再加上各種作物的育種模型的研制成功,我國必然會在作物的優質高產育種方面取得更大成績,會以更快的速度培育出受到市場歡迎的、國際上有競爭力的優良品種。
各種適應于我國條件的作物栽培模型、施肥模型、灌溉模型、植保模型的研制成功,精確農業在更大面積上的普及,都會使我國的農業生產達到更高的產量、更高的效率于效益,會使農民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從而更快的致富。
5、數字農業與我國農業加工業及其銷售服務業
我國農業在二、三產業方面的落后情況非常突出,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整體效益。數字農業發展過程中,各種農產品加工、保鮮、儲藏業都將得到電子信息技術的武裝,自動化的程度有很大的加強。因此,各種農業加工產品的質量會更高,規格更統一,出口競爭力更強。在我國加入WTO后,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將尤為重要。
數字農業與電子商務的發展必將大大擴大我國農產品的國內外市場。廣大農民將有可能直接與國內外市場建立聯系,了解國內外的市場動向,以決定農業的生產與銷售策略。
面向農業的第三產業中,農業信息產業將成為我國農業服務業的支柱產業。我國的農業金融業、農業保險業、農業運輸業、農業供銷業等都將得到電子信息技術的支持,從而提高農業服務的整體效益。
6、數字農業與我國農業的持續發展
近幾十年來,我國農業環境資源的污染與破壞情況一直很嚴重。這個情況對我國農業發展有長遠性的不利影響。
數字農業的發展,各地都將依靠宏觀農業模型與宏觀決策系統的支持,使當地的農業發展與農業環境資源治理得到更合理的協調。
農業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與農業模型的結合,將使我國對農業環境資源的動態監測工作更為完善,各種環境污染與破壞的情況將能得到更及時的發現與制止。
依靠因特網、局域網與數據庫技術,我國農業行政部門對全國與各省農業環境資源的數據,會有更及時與正確的掌握,從而,及時地制定或調整政策與對策,使我國農業沿著最合理的方向,得到持續的發展。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