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在工控自動化領域基礎深厚的公司,研華投入物聯網產業的態度可謂非常堅決。研華認為,物聯網將成為未來十余年市場與技術的最重要的爆發點,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研華已經將物聯網產業作為下一階段的核心戰略方向。
這樣的戰略決策,絕非研華短期內藉以應景的姿態。可以看出,研華對待物聯網既有長遠的規劃,也不乏切實的動作。
在長期規劃上,研華展望的物聯網藍圖十分廣闊。從產品的布局與創新,到系統解決方案的整合與完善,再到服務模式、商業模式的探索,這些都納入到了研華的物聯網戰略之內,其預想的時間跨度也已延伸至十余年后。從研華的角度來看,其較為理想的物聯網圖景是最終形成一個“信息與通信無處不在、物物相連的智能地球”。
相對于宏偉的規劃,研華當前針對物聯網的動作與策略則更加切實。基于其多年深耕垂直產業的良好基礎,研華選擇了“以應用為導向”作為當前拓展物聯網的理念,而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等領域,則成為了研華當前最為關注的幾個具體方向。這些成熟、智能的應用方案的支撐,使研華的物聯網篇章言之有物。正如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產品經理阮北山所言:“物聯網并非業界憑空創造的概念,而恰恰是基于現有的技術積累而逐漸衍生出來的,很多物聯網的應用,也必然源于對現有成熟應用的提煉和升華。”
而實現這一切的基礎,則是研華全方位、多層次的龐大產品架構,這一架構包括數據采集模塊、工業通信、工業控制平臺、人機界面以及組態監控軟件等眾多部分。據悉,研華在數據的感知、采集與傳輸的集成方面正在尋求進一步改進。可見,在現階段牢牢抓住產品的升級與行業的深耕,是當前研華在物聯網拓展上堅持的實際策略。
與這些迅速將物聯網提升到企業戰略層面的企業不同,也有很多自動化公司的策略是以產品為橋梁,步步為營,意圖在未來利用優勢的產品來登陸物聯網市場。這些公司一般路線比較專注,多在某一產品領域具備較強的技術優勢和應用基礎,由于物聯網涉及到的產品種類非常廣泛,也為這一類專注細分市場的公司帶來了充足的拓展空間。
以位于物聯網架構終端的感知層為例,其主要的任務是利用各種傳感、監測元件對海量、動態信息進行采集,作為物聯網上層功能實現的信息基礎,好比物聯網的“眼睛”、“耳朵”。僅這一層,其涉及到的產品就包括了傳感器、過程表計、RFID、視覺系統、數據采集模塊等。可想而知,隨著物聯網應用覆蓋范圍的不斷擴大,這些技術必然受到一波波技術發展的洗禮。
在2010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現場接受采訪時,堡盟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振宇就曾饒有興趣地談到物聯網與感知層元件的關系:“物聯網應用覆蓋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終端傳感元器件技術性能的發展;物聯網要得到大規模普及應用,必然要求傳感元器件實現更低的成本、更微小的外形、更好的靈敏度和可靠性。”他認為,在這些傳感技術的尖端領域,堡盟這種傳感高端技術廠商將大有用武之地。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