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截至目前,無錫市從事傳感技術領域開發與研究的企業總數已達53家,其中,"530"企業35家(2008年底前注冊落戶16家,今年第一批"530"計劃落戶19家),在錫科研院所和非"530"企業18家(在錫科研院所7家,非"530"企業11家)。集聚了中船重工703所、中電58所、中科院微系統所微納傳感網工程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團隊和美新半導體、海鷹集團等一批領軍型企業。53個企業按照技術領域可分為:傳感器件研發生產類36家、傳感信息技術系統集成類10家、傳感信息技術綜合處理類7家;按照用途可分為:生物傳感類5家、物理傳感類41家、化學傳感類7家。
從上述企業目前的運行情況來看,既有一定的先發優勢,也存在壓力與挑戰。一是技術含量高,如精工泰創的高端光纖傳感器、納微電子的微納壓力傳感器,技術水平屬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與國際同類產品相比,有較強的價格優勢。二是領軍人才具備較好素質,如納微電子由中科院院士都有為領銜、愛達威通信余曉明博士具備多年該領域從業經驗,且有優秀的創業合作團隊。三是市場前景廣闊,盡管大部分企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尚未進入規模化生產,但部分產品已研發成功并進入市場,呈現良好市場前景。四是產業鏈覆蓋較廣,涉及光學、壓力、溫度、加速度、生物等多種傳感領域,產品應用領域廣泛。
二、人才概況
目前,全市傳感網產業領域已集聚高端人才230多人。主要分布在以703所、58所為代表的在錫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美新半導體、海鷹集團等龍頭企業。此外,通過近年來"530"計劃的不斷推進,引進、吸納了一大批從事傳感網研發的領軍型海外留學歸國創業人才。特別是在35家從事傳感網產業的"530"企業中,共集聚博士、碩士及以上高端人才100多人。這些領軍人才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國的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大多在傳感信息技術領域長期從事科研工作,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各1人。
三、對策思考
下階段,我市圍繞發展傳感
網產業,加快建設"感知中國"中心,應重點推進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傳感網產業研發機構建設。以中科院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東南大學傳感器網絡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重點,推動一批能夠支撐傳感網產業發展需要的創新載體和科技公共平臺建設,加快集聚一批國內外傳感網產業領域的高端人才,為傳感網產業快速發展做好技術和人才儲備,使無錫成為國內傳感網產業發展的技術和人才中心。
二是深入推進傳感網產業領域的政產學研合作。加快籌建"無錫感知中國專家咨詢委員會",使無錫成為國內傳感網產業發展的"智庫"。加快傳感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東南大學、中國移動、美新半導體、東大集成電路、華為、中興、南京郵電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中科院計算所、中科院軟件所、中科院微電子所、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中科院南京地湖所、電子科技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北京郵電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21家高校科研機構,為傳感網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從而帶動微納傳感器元器件和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三是全面推進傳感網產業招商工作。加快建立科技招商和產業招商兩支專業隊伍,發揮現有科技招商的成功經驗和人脈網絡,重點在美加、歐盟、日韓等傳感網產業先進國家和地區加大科技招商力度,特別是在海外留學人員中加大推介力度,緊密結合"530"計劃的組織實施,加快集聚一批傳感網及其配套產業的領軍人才和高端項目。
四是積極推進傳感網相關產業基地建設。(1)無線傳感網研發與產業基地。以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崔琦教授和美新半導體(無錫)公司為依托,在無錫籌建無線傳感網研發與生產基地,并規劃建設國家微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力支持無錫美新半導體收購美國Crossbow公司,把無錫美新半導體打造成為世界上無線傳感器生產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科技企業。(2)納米壓印技術研發與產業基地。以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周郁(StephenY.Chou)為依托,與普林斯頓大學納米結構實驗室合作共建納米壓印技術研發與生產基地。先期啟動投資2000萬美元的高亮度發光管LED芯片制造與封裝項目,成立無錫納光公司(nano-LED)。
使用該工藝的生產制造成本僅為目前主流工藝的1/5,且完全適應各種類型的無線傳感器產品的研發與制造,并能改善和提升相關產品的使用性能。(3)納米能源研發與產業基地。以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張翔教授為依托,與伯克利分校納米尺度科學及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納米能源研發與產業基地。加快等離子薄膜太陽能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等兩個項目落戶無錫,該兩個項目投產后,可提高現有太陽能薄膜電池轉換效率2.5倍,降低材料成本70-80%,使磷酸鐵鋰電池產品平均提高效率20-30%,且性能優于國際市場同類產品。(4)納米熱電材料研發與產業基地。以世界薄膜、納米熱傳輸和熱電子領域專家陳剛教授、波士頓學院納米技術知名教授任志峰教授為依托,與麻省理工學院前瞻性能源研究中心、波士頓學院納米實驗室等合作共建納米熱電材料研發與產業基地。目前,陳剛教授與任志峰教授聯合部分科技人員與職業經理人正在無錫注冊一家新型能源型高科技公司,將他們在國外開發的最新納米技術成果在無錫進行轉化和產業化。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