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債務危機讓多少歐洲國家開始削減公共開支,以此來緩解政府巨額的財政赤字。歐洲的太陽能產業在政府補貼政策性飛速發展,如德國成為太陽能技術的世界領先者;在這片工業區烏黑發亮的太陽能電池板就像巴洛克教堂一樣常見。然而,在此不久前,德國政府突然宣布要降低太陽能補貼,削減幅度到達20%至30%,從今年4月1日開始執行,這說明3月份的德國光伏企業將進入一個繁忙的采購時期。目前,德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突然采取的補貼削減措施導致太陽能光伏行業還未能實現最終目標(平價上網)就陷入了危機之中。
在整個歐洲,政府正在削減公共開支以降低赤字,而綠色能源補貼就是其中一個要遭殃的目標。受益于美國政府支持性的聯邦政策和來自聯邦激勵計劃補貼的增長,太陽能光伏發電在美國加速發展。
雖然迫于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抗議,德國政府正就一些細節進行商談;但是,上周決策者表示,他們計劃在年初15%的基礎之上再次削減高達29%的補貼。英國和意大利已經作出了類似的行動,西班牙也于1月終止補貼,引起太陽能產業一片憤慨。
僅僅幾個月前,如果一家太陽能光伏企業想在漢諾威眾多倉庫的一個屋頂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肯定能盈利。然而,隨著補貼的逐漸下降,現在再建設電站能不賠就夠幸運了。
支持者說,在陽光明媚的地區,幾年內太陽能就能變得與化石燃料那樣具有成本競爭力,前提是太陽能企業不被淘汰出局。不幸的是,有幾家公司已經宣布破產。其他企業表示,他們將放棄歐洲市場,把重點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由于這些國家基礎設施比較差,使得離網太陽能發電系統與柴油發電機組相比更具成本效益。
盡管許多人承認在光伏組件價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如果繼續維持當前的補貼就過于慷慨了,但是他們強調政府背棄了綠色發展的承諾,稱補貼削減來的過于突然。一些人質疑英國和德國能否在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分別提高至20%和35%。
“一種非常簡單的商業模式”
僅12月份,德國就安裝了近乎美國2011年全年的太陽能光伏裝機量。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太陽能企業擔心補貼削減后該地區的市場需求將會大幅萎縮。德國荒蕪、貧瘠的東部地區變成了大片的太陽能發電站。一些太陽能公司成為未爆炸彈藥挖掘領域的專家,通過這種方式為光伏電池板騰地方。
Gehrlicher Solar太陽能業務負責人Richardvon Hehn表示:“補貼削減之前,這是一項非常簡單的商業模式。只需獲得一塊地,找到合適的投資者。”
然而,可再生能源專家建議,隨著光伏組件價格的下滑,補貼削減不僅是能夠接受的,而且還是一種必然。雖然他們批評政府給予調整的時間太短,但是這些人認為,削減補貼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太陽能產業更具競爭力的一種體現。
柏林自由大學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Miranda Schreurs表示:“每個人都知道我們不能再按照原來的老路子走下去了,否則會傾家蕩產。”
2011年,雖然太陽能提供了德國電力需求的3.1%,但是該行業消耗了近一半的可再生能源補貼,后者不僅要支持太陽能,還要支持風能和生物質能源在內的其他可再生能源。
中國光伏組件的大規模生產使得太陽能安裝成本較3年前下降了一半。2010年,德國太陽能光伏裝機量幾乎實現翻番;2011年,德國新增光伏裝機量達到創紀錄水平。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