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智庫“兩化”融合形勢分析課題組發布一篇報告,稱“兩化”的發速發展將為我國的工業自動化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報告寫道,隨著我國信息化與工業化加快深度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5部門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并得到初步貫徹落實,試點示范初見成效。展望2012年,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對“兩化”融合的需求將更加旺盛,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創新應用更加活躍,裝備制造、消費品、原材料等重點行業信息化應用將呈現新特點,制造業的網絡化與智能化將邁出新步伐,全程電子商務將成為新趨勢,“兩化”融合將在廣度和深度兩個方向上加快發展,這將為我國的工業自動化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智能制造初步展開,原材料、裝備制造和消費品行業深度應用各具特色
智能制造是工業企業在綜合集成各類信息系統基礎上產生的先進生產方式。近兩年,我國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促進了智能技術在工業中的深入應用和綜合集成。2012年,智能制造將在一些集中度較高的工業領域,尤其是在原材料、裝備制造和消費品行業得到初步發展。在原材料行業,制造執行系統(MES)與企業資源管理(ERP)普及率均已相當高。很多企業計劃將ERP、MES以及銷售電子商務集成起來,形成智能的綜合管理系統,有的企業還在嘗試進行精益生產(JIT),以減少產品積壓和資金占用。在裝備制造業,產品的數控化率已得到大幅度提高,智能產品呼之欲出,智能化供應鏈系統已具備一定基礎,遠程控制、遠程維護勢在必行。在消費品行業,電子商務普遍應用,大型企業已著手ERP、MES以及電子商務的總集成。企業物流管理將從單純的物料、庫存管理向支持即時生產、供應鏈協同和分銷系統延伸方向發展。物聯網技術將在消費品領域廣泛應用,基于RFID的質量追溯系統將在各細分領域得到應用。
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擴散,部分領域出現重大應用突破
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遠程監控等信息技術應用在各工業領域快速擴散,應用創新層出不窮。201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超過1900億元,預計2011年將超過3000億元,2012年將超過4500億元。在物流服務、運輸、倉儲等領域,大型企業電子標簽利用率達到43.75%,快遞業則普遍應用移動設備實現與物流管理系統、支付結算系統的信息交換。2012年,物聯網技術將在產品質量溯源、物流管理應用的基礎上,向工業生產領域擴展。物聯網將在生產過程控制、生產設備監控管理、環保監測及能源管理、工業安全生產管理等領域取得重大應用突破。
云計算從概念走向務實,云服務模式不斷推廣。預計2011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2012年將達到606.78億元。北京移動“登云之路”云計算項目正在部署;上海艾銘思汽車電子公司、蘇州工業園等一些企業和園區開始建設私有云;中國移動、用友等企業開始為中小企業提供云服務。云計算市場和商業模式將更加成熟。以曙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等企業為代表的云服務商將為大型工業企業提供數值模擬、虛擬仿真、工業設計等超大規模計算和海量數據存儲服務,基于云計算的云制造將成為一種新的制造模式。一批SaaS平臺運營商將會把ASP升級為云服務平臺,向中小企業提供研發設計、財務管理、數據存儲等可計費的按需使用服務,大大降低中小企業“兩化”融合的成本。
大型企業普遍開展綜合集成,加快向產業鏈協同應用演進
大型骨干企業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將是2012年“兩化”融合的熱點。建材行業,73%的企業實現了設備的信息化管理,37%實現了能源信息管理,88%實現了環保信息監測,83%應用了安全信息管理,83%應用了質量管理系統。預計2012年,將有80%以上的企業著手跨系統跨平臺信息系統集成。在物流行業,中經匯通等公司建立的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了對成品油終端市場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服務流的綜合集成。在鋼鐵行業,61家重點鋼鐵企業均開始對信息系統進行綜合集成,預計2012年,將有超過50家的重點鋼鐵企業建立產供銷一體化信息系統,形成以銷定產、管控銜接的精益生產模式。
2012年,產業鏈協同應用將在汽車、鋼鐵等行業快速發展,更多大型企業在內部集成應用的基礎上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開展產業鏈協同應用。在汽車行業,一批汽車供應鏈協同服務平臺將投入使用。長安汽車已建立了供應商在線管理平臺,供與之配套的汽車零部件廠商接入使用。武漢已建立了工業物流信息化服務平臺,為神龍汽車及其零部件企業提供服務。河北鋼鐵正積極與中國五礦、中鐵物總、中國中鋼、中國中鐵等大客戶進行系統對接,以期實現鋼鐵生產上下游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協同。供應鏈協同促進了企業生產制造的智能化、敏捷化、柔性化,對市場需求反應更加靈敏,有力地促進工業結構轉型升級。
工業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需求強勁增長,工業制造向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兩化”深度融合帶動了工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高速增長。2010年,我國嵌入式軟件收入達到2242億元,信息系統集成服務收入達到2910億元。預計2011年嵌入式軟件收入將達到3270億元,信息系統集成服務收入將達到4880億元。2012年嵌入式軟件收入將達到4770億元,信息系統集成服務收入將達到8180億元。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2010年我國進口1.5萬臺工業機器人,比2009年增加171%;2006~2010年,我國汽車行業每萬名工人所配備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從37臺增至105臺,其他行業從30臺增至86臺。從中可以看出,裝備工業對高端信息技術的強烈需求。近年來,隨著我國裝備工業數控技術水平的提高,將產生部分進口替代效應,國內工業軟件有很大的市場,2012年產業規模將繼續高速增長。其中,基于網絡、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虛擬制造、網絡化制造、敏捷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將更加受到企業重視,現場總線、多種工業控制網絡互聯、嵌入式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不斷融合,將拓展工業控制領域的發展空間。物聯網技術推動工業自動化走向智能化,尤其在鋼鐵、石化、汽車制造等行業的供應鏈管理、生產過程工藝優化、設備監控管理以及能耗控制方面,將實現深度應用。
在報告的最后,稱應該開展“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和試點示范工作,研究制定“兩化”融合促進工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完善“兩化”融合公共服務體系并加強工控系統信息安全防控能力和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官制度建設等方法來推進我國的“兩會”融合工作的進程,最后帶動中國自動化產業的整體躍升!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