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機器人市場潛力比工業機器人大,這是筆者一直確信的事情,盡管目前來說,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長迅速。
工業機器人從發明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個世紀,技術成熟,行業應用廣,從傳統的汽車制造行業到如今發展迅速的3c產業,從工作環境惡劣的冶金行業到要求精細加工的食品制造行業,工業機器人大展身手,處處有用武之地。特別是我國目前制造業正在轉型階段,生產線上工業機器人稀少的現狀必將逐步改善,未來工業機器人將助力我國的“制造”轉向“智造”。不過就算如此,筆者依然認為服務機器人市場才是真正的巨型金礦,服務機器人遠比工業機器人市場潛力大。
從市場上來看,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對服務業影響很大,服務機器人的市場空間正在逐步打開。2012年至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超過17%,到2017年市場規模有望接近500億美元。與之相比,全球工業機器人2013年至2016年年均增速為6%。銀河證券分析師也指出,服務機器人好比30年前的電腦、15年前的手機,未來10年服務機器人行業規模將超萬億元,目前尚處于爆發臨界點。

從用途上看,服務機器人用途廣泛,可以打開更多尚未開發的市場。比如機器人侍女,在機器人技術得到相當發展的未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種少爺小姐的生活完全可以由機器人來服侍。目前已經在應用的服務機器人有機器人服務員,現在各地都有餐館用機器人服務員的報道。在青島一家餐廳,一個名叫特特的機器人為顧客送餐,機器人特特一直保持著微笑,慢慢地走在餐廳里,很快就找到了客人所在的餐位。把飯菜送到客人旁邊,等客人取餐。機器人保安也是正在實用化的服務機器人,去年微軟公司引進了一組1.5米高、重136千克的機器人,在公司位于硅谷的區域內巡邏。這些機器人配有高清監控攝像頭和傳感器,來感知它們周圍的的有機物和生物。它們具有人工智能,一旦發現有情況,就會響起警報。它們還可以讀取汽車牌照,并進行互相參照判斷它們是否是偷來的。我國也研制了一些服務機器人,這些機器人開始搶人類飯碗了,成都某機器人企業研制了一款機器人護士,她可以單獨自行進入病房了解病人情況、查看輸液病人的液體使用狀況等,通過頭頂的攝像頭和脖子上的麥克風,它可將巡視情況實時通報給真正的護士。舉得這些機器人例子只是為了證明一件事,服務機器人可開發的市場可能比你我想象的更廣,其市場潛力也難以準確的測量估算。這也是筆者認為服務機器人比工業機器人市場潛力大的重要原因。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