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混雜著多種發展層次不同的各行業的中小制造企業的產業轉型升級大軍中,中小企業轉型是一個"現在進行時態",在這個進行時中,人才、資本、同行同質競爭以及落后的管理,都成為目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但是這一步是我們無論經歷失敗還是毀滅還是到達成功,都要必須要走過。
中小企業智能化制造需求
在機械自動化大規模制造的市場競爭下,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成套設備已成為自動化裝備的主流,然而在今天,當信息化制造到來,中小企業已經在批量制造中喪失競爭優勢,而需要以創新和小批量生產、訂制化制造為主要競爭方式時,國內機器人的普及成遲早的事情。
雖然今天的機器人還未發展到非常智能的程度,但簡單的機器工人、機器助理已經漸漸深入工業領域,人們也越來越依賴先進的科技去進行生產和生活。
許多人都認為機器人只適合于汽車及類似的大型生產線,如果在幾年前,確實是這樣。現在,隨著簡易編程方法、自適應機器人夾持器和柔性機器人的出現,在中小企業應用機器人已經是很容易的事情。當前,要想為某個具體的崗位找到一個合格的工人越來越難。出于這個原因,你可能更愿意讓他們去做需要知識和反饋的工作。像那些需要力量、耐力和精度的工作可以委托給機器人。這種情況下,工業自動化或是中小企業成功的關鍵,而機器人集成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某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制造業升級需要面臨的現實是中小企業占比高達80%,機器換人不是媒體宣揚的那么高大上,我們要看到我們的市場根基在哪里。"
的確,中國機器換人的主要需求來源不是美的、格力等大型企業,而是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然而,國內中小企業面臨的現狀卻是:大多缺乏資金,不懂技術,盲目跟風,只注重眼前利益。鑒于這些因素,中國式制造業升級之路并不好走。
從自動化到智能化的進化之道
為適應市場競爭的加劇,近年來,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歷著重要的轉變,如企業的大批量生產向按市場或客戶要求柔性生產轉變,設計和控制系統各自獨立向設計和控制系統集成一體轉變,在某地生產向全球化采購、生產轉變,制造工廠對質量、成本、效率以及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可以預見的是這些轉變將推動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及應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當前,國內一些制造企業開始大量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技術,給行業傳遞了一個信息:智能化方式進行生產的概念正在覺醒,并進入到了上升通道之中。雖然目前很多企業所引進的機器人還都屬于工業機器人范疇,不能算作智能機器人,但工業機器人所代表的自動化技術卻是智能化的基礎。自動化機器人的大量引進對于智能化以及行業的發展都起到了推動性和示范性的作用。當然,目前中國的中小企業制造升級還停留在單機水平。只從單工序上嘗試,并未從整體角度考慮自動化。一數控專業人士表示:"如果不考慮生產線的柔性,就沒有必要用機器人了,專機的速度遠高于機器人。"但柔性生產與一個國家的工業基礎有關,我國的工業基礎還很薄弱,德國提出工業4.0,他們已經做到了3.0的程度,而我們才到2.0。這是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短板,也正是問題所在,也正在發展的空間所在。從這里走向工業工業3.0、4.0以及中國制造2025,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化進程,中小企業的成功轉型升級仍任重而道遠,但毫無疑問,隨著世界經濟迅速的發展與成長,智能化制造工廠將給所有產業帶來轉型與沖擊,也將引領全球制造業發展模式的前進與革新,對于中國制造業的轉型來說已是必然選擇。中自網版權所有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