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IP主任邱善勤
“2012年兩化融合與智慧發展論壇”的主題是“‘智’于管理,‘慧’及民生”。許多城市都將社會管理和服務民生作為智慧城市的建設重點,以服務民眾為基本出發點,充分考慮民生需求的同時,探索創新的社會管理模式。
衛生部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高燕婕在分享智慧醫療創新服務模式時說:智慧醫療在中國的應用已經開始起步,2008年,根據物聯網技術在中國的探索和運用,出臺了《衛生系統十一五IC卡應用發展規劃》,提出加強醫療行業與銀行等相關部門、行業的聯合,推進醫療領域的“一卡通”產品應用。2009年5月23日,衛生部首次召開了衛生領域RFID應用大會圍繞醫療器械設備管理,藥品、血液、衛生材料等領域的RFID應用展開了廣泛的交流討論。應該說智慧醫療在衛生領域有廣泛的應用。高燕婕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智慧醫療這樣的應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同時要通過傳感技術,包括物聯網來控制醫療缺陷,從而提高醫療質量,實現精細化管理,提升醫療服務的能力,也提升我們服務的形象。”
除了在衛生領域,全國城市一卡通也發展迅猛。住房和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馬虹介紹說:“目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在通過信息技術的革新來提高城市的管理和服務水平,保障城鎮化進程順利這一嶄新的思路,以人民群眾不斷改變的生活理念和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作為信息化產業發展的落腳點,積極轉變整個行業的運營思路,契合國家信息化和區域信息化的總體目標,早日實現以依托城市一卡通為基礎的全國城市一卡通的互聯互通,從而實現國家信息化與智慧城市的總體發展。”
截止去年年底,全國累計超過四百多個城市建立了不同的城市一卡通IC卡系統,其中符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進行項目建設的城市近150個,已經涵蓋了全國所有的直轄市,90%以上省會城市以及110多個地級市,全國累計發卡總量超過3億張,CPU發卡總量超過1億張。廣泛應用于40多個領域。隨著一卡通成為應用最廣泛的重要領域,也成為手機支付,在線支付等產業發展的關注對象。
清華同方物聯網應用產業本部副總經理王恩勇則認為,同方在參與智慧城市建設幫助實現智慧民生最后一公里的過程中,重點是要實現三個功能,第一就是基層民生的服務窗口,第二是居于服務的社會管理平臺,第三就是各類民生系統的黏合劑。
CSIP “獻策”智慧城市 推進《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制定
“智慧城市借助新一代的物聯網、云計算、決策分析優化等信息技術,將人、商業、運輸、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運行的各個核心系統整合起來,以一種更智慧的方式運行。”
CSIP主任邱善勤從智慧城市概念內涵、智慧城市建設框架以及智慧城市產業發展等關鍵方面發表了對智慧城市的理解和看法。“我們可以從構成城市這個復雜系統的認知域、物理域、信息域等三個維度對智慧城市進行總體描述。”
邱善勤認為,智慧城市的基本內涵是:以推進實體基礎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相融合、構建城市智能基礎設施為基礎,以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充分運用為主線,以最大限度地開發、整合和利用各類城市信息資源為核心,以為居民、企業和社會提供及時、互動、高效的信息服務為手段,以全面提升城市規劃發展能力、提高城市公共設施水平、增強城市公共服務能力、激發城市新興業態活力為宗旨,通過智能的解決方案,實現智慧的感知、建模、分析、集成和處理,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提升城市運行管理水平、政府行政效能、公共服務能力和市民生活質量,從而使城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智慧”狀態。
智慧城市的建設將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高端新興信息技術產業加以武裝,推動城市朝健康、安全、舒適等方向發展,進一步實現城市的整體優化水平。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