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液壓,給人的感覺就是笨重但富有力量。而在北京億美博科技有限公司多年的研究中,跳出固有思維禁錮,“將工程機械當做機器人”來做,使得原來非常笨拙的一個“大塊頭”,現在變成一個靈巧的、自主的、具有智能和功率強大的機器人,這就是億美博“數字液壓”工程機械機器人項目。而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過程中,億美博為此也打造著“數字液壓”的“智慧工廠”。對此,北京億美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楊濤先生表示:“相較于傳統液壓的制造,我們通過十多年的探索和優化,將數字液壓系類產品的加工制造,更有利于采用全自動化設備實現。這種簡化,使得我們有機會真正嘗試先進制造和先進管理,有機會將需求、設計、供應鏈、加工生產、成套調試、使用維護,以至于整個產品的全壽命周期協調管理起來,有機會使數字液壓制造過程,率先嘗試工業4.0帶來的革命。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過程,對工業4.0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是一種對先進制造的嘗試。”如此,在楊濤先生看來,工業4.0就是這么簡單的數字化工廠?就可以那么率性的構建嗎?
鋤頭上也可以有工業4.0
一般來講,什么是工業4.0?如何走向工業4.0?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專家會首先告訴你:設備要“插電”,要有自動化控制的能力,設備是否具有現場總線接口,設備之間是否可以完成網絡化管理,是否可以與信息管理系統集成等?這樣才可能具有實現工業4.0的機會……“我對工業4.0的認知和理解與許多人不同。”楊濤先生表達了他個性的觀點。談起十六年前,億美博公司只有創業三人行的時候,沒有任何電算化信息管理系統,但是他們提出了過渡階段的過渡方法——用人力運行ERP管理系統,同樣獲得了“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的有序經營。“企業有ERP,家庭我叫它FRP,國家也就是NRP,農業生產也可以有它的ERP,其實他們的原理都是一樣,計算機使這些實現了電算化后,進一步提升了效率。所以說ERP不是一個軟件,而是一種管理方法。工業4.0也一樣,它是先進制造的理念和方法,而不是簡單的一堆自動化和信息化設備。我們想要進行產品生產,沒有機器人,沒有電算化信息化設備,生產進行與否?ERP還運行否?如果我把一個人看成一臺‘人肉機器人’,一張紙上寫的文字看做一個‘分組交換數據包’,一個人拿著這張紙從辦公室送到生產車間,我把這個過程看做0.0xxxbps的網絡,諸如此類,那么我們即便不‘插電’,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我們依然可以嘗試和探索,只是效率不同而已。”楊濤先生率性的解釋又透著探究本質的聰明:“這樣的思維方式,可以使我們在實施工業4.0的過程中沒有關于自動化、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門檻,我們就可以分階段,分步驟地去建設工業4.0。這樣在鋤頭上我們也可以有工業4.0。”誠然,用這種解放性的逆向思維,如何在一片荒蕪中分步拆解,建立工業4.0的智慧工廠?
例如一條生產線上有一百臺生產設備,如果只有10臺是自動化設備,其它90臺為人工操作設備,那么就可以利用“異步通訊”原理讓這百臺設備在同一條生產線上運行。同理,我們可以應用到工業4.0的嘗試上:首先構建以工藝流程分解而產生的生產過程要素圖表,然后去選擇適合的生產設備,以滿足工藝制造需求,這個過程中,在有條件前提下,盡可能選擇具有自動化和信息化能力的設備,然后再在整個制造體系中搭建信息管理系統,如果在整個體系中,有無法實現自動化的流程,我們把這個環節暫時稱之為“人肉自動化”,如果哪一天真正自動化設備可以勝任了,機器換人就好了。
“其實只要工業4.0的體系搭建起來,我們可以不斷去優化和完善,逐步建立起高效的、真正的智慧工廠系統。”楊濤先生進一步說明:“很多人將一個工廠的數字化看成是工業4.0,我認為,實現智能制造的工業4.0是一個全社會化,甚至是全球化的體系建立。美國版工業4.0—工業互聯網,體現了更寬廣的思維理念,例如:蘋果、波音等的全球制造體系案例說明,先進制造標示著所有的設備不一定必須是全自動化,不一定全機器人,不一定全網絡化,CPS沒有門檻。中國制造2025、中國工業4.0并不意味著我們需要全面否定或是推倒重來,理念的提升、方法的運用等,這些才是核心。”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