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祥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十分復雜,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短期內難以明顯好轉,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更加嚴峻。主要表現在:一是世界經濟復蘇進程曲折而乏力,以歐債危機為重點的金融市場動蕩影響不可低估。受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影響,全球需求結構出現新變化,各國政府限制進口的政策措施此起彼伏,貿易保護主義呈加強趨勢,并有政治化傾向。二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對我產業向高端升級的前景提出了嚴峻挑戰。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紛紛出臺了加速發展新興產業和實施以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國家戰略,俄羅斯、巴西、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加速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和技術,對我形成了“前阻后追”的壓力。三是國際市場競爭向高端化方向發展,我具比較優勢的中低端產品擴大出口困難增大。隨著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柔性制造、虛擬制造等日益成為世界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發達經濟體的跨國企業已經構筑了一個遍及全球的國際生產和營銷網絡,將繼續長期占據國際產業競爭的制高點。而我國機械產業在國際競爭中尚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出口產品以中低端為主,而且缺少自主品牌,產品附加值低,話語權、議價權的缺失,使我國機械工業提升國際產業分工地位的任務將十分困難。從國內看,“十二五”期間,我國工業進入了以轉型升級促進又好又快發展的新階段,轉變傳統的展模式勢在必行,轉型升級面臨著新的形勢:一是實物產品需求總量增長趨緩,但對裝備產品的水平及質量要求提高;二是國內市場國際化趨勢明顯,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要求緊迫;三是成本上升壓力加大,行業利潤空間被壓縮;四是資源及環境約束趨于強化,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為此,機械工業發展面臨著新挑戰,轉型升級面臨著處理好:大力開拓高端市場需求與嚴格控制一般產能擴張、加快產業產品升級與提高創新能力、轉變粗放式生產方式與提高經濟效益的關系、實施“走出去”戰略與培育知名大型企業集團和品牌、建設機械強國與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五大關系。對此,全行業務必深刻認清形勢,增強危機意識與憂患意識。

大會現場
王瑞祥強調,2012年是貫徹落實“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機械工業全力推進轉型升級、為建設機械強國奠定基礎的關鍵一年。機械行業要認真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抓機遇迎挑戰,轉壓力為動力,站在新的起點上,為推進轉型升級、實現“十二五”目標做出新貢獻。2012年機械行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歷次中央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務院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部署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推進落實“十二五”機械工業總體規劃為抓手,穩增長、夯基礎、攻高端、強管理,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和經濟附加值;提高服務政府、促進行業發展能力,全力推進“十二五”目標任務貫徹落實,促進機械工業又好又快發展,以優異成績向黨的十八大獻禮。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