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智能電網已經在各國如滔滔江水般興起,我國的智能電網在神州大地開花結果,并取得了驕人的成果,要實現智能電網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的目標,就需要我們加大自動化配電設備的研發,推進電網成為一個完全自動化的供電網絡。
林立的構架,簡潔的GIS設備,青綠相間的主控樓……2月16日上午,在位于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東一區的220千伏展望變建設工地上,幾位電氣工程師正忙于防護閉鎖邏輯核對工作。不到一年,這座嶄新的變電站就在園區拔地而起,被寫進了“十二五”智能電網建設的史冊。
據了解,根據浙江省海洋經濟“一核兩翼三圈九區”總體規劃,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恰好處于“兩翼”中的“北翼”。未來幾年,這里將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港口物流、先進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相關產業,打造長三角重要的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作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2010年初,由紹興電力局籌資建設的220千伏展望輸變電工程在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開工,建設規模為3臺24萬千伏安主變壓器(本期2臺),總投資額16673萬元。它以2條220千伏線路與已經建成的220千伏瀝匯變和虞北變互通,形成“手拉手”環網格局。
220千伏展望變是紹興“十二五”智能電網規劃的重要部分。它的出現,意味著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275平方公里土地上從此有了一個220千伏電源點,為該區拓展建設和招商引資提供強有力的電源支撐。展望變也是紹興電網首座220千伏接入20千伏供電模式的變電站,遠景設計220千伏架空出線6回(本期2回),110千伏架空出線12回(本期4回),20千伏電纜出線24回。
巍然鐵塔托舉條條銀線,點滴汗水鑄就今日輝煌。經過一年的建設,220千伏展望變已完成土建和電氣施工,進入設備調試階段,預計3月底建成投產。工程投運后,將顯著改善紹興北部電網結構,提升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對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但是,我國的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還有待進一步的發展,要實現電網的智能化,最好的把目前最新興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來個高起點,一開始就朝智能并網方面發展,才能在以后減少技術上的麻煩。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