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12年我國軟件產業發展
已有103384次閱讀2012-02-08標簽:軟件產業
投融資與并購成熱點
軟件企業實行并購,不僅僅是為了業務擴張,獲得更多的營業收入,更重要的是通過整合新業務來提升和完善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隨著軟件技術的不斷升級和用戶的需求日益個性化,軟件服務的技術水平要求也日益提升。新興產業的不斷涌現將使原有的產業邊界逐漸褪去,各類軟件技術、業務服務和信息技術之間將加快整合,以縱橫并購的模式進行產業整合將成為軟件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日前舉行的“2011中國軟件投融資高峰論壇”上,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賽迪創新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的《中國軟件產業投融資與并購戰略研究(2011)》指出,我國軟件投融資與并購領域呈現三個特點:一是軟件產業快速增長,業務結構調整加速;二是軟件企業私募股權融資和并購交易活躍,其中行業應用、管理軟件和游戲軟件成為股權融資與并購的熱門領域;三是創業板、新三板為軟件企業開啟了新的資本運作平臺,軟件企業首次公開募股(IPO)規模迅速增長。據統計,2010年至2011年10月,共有52家軟件企業實現IPO,融資金額超過340多億元。
哪些軟件企業會成為未來的并購熱點?北京賽迪創新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濤表示:“有三類軟件企業將會是未來并購的熱點:第一類是規模不大但具有一些獨特業務特色和核心技術能力的企業,第二類是具有獨特研發能力的基礎軟件領域的企業,第三類是有客戶資源即相應應用對象的軟件企業。”
“軟件無處不在,它為各個領域的各個部分提供動力、養分和能量。”在張濤看來,如果說物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神經系統,那么軟件就如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血液。正是因為軟件如此至關重要,《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投融資政策等進行了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明確鼓勵和支持軟件企業加強產業資源整合,積極支持引導軟件企業為實現資源整合和做大做強進行的跨地區重組并購。同時,國家將拓寬軟件產業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等直接融資渠道,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促進軟件企業增資擴建和技術創新,促使軟件企業與資本市場加速結合,使軟件產業通過投融資方式與資本市場實現共贏。
產融結合實現跨越式發展
相關鼓勵政策的出臺給軟件產業帶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如何支持本地軟件產業的發展?張濤提出了三條建議:第一,進行前瞻性布局。地方政府應該前瞻性地結合本地的特點,結合戰略性新興產業新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延展、彌補和強化產業鏈。他特別強調:“地方政府不能只盯著招商,應該支持已入駐軟件園區的企業發展。”第二,為資本投資打造良性的投資環境。第三,創新資本融資方式,打造創新投融資平臺。要削減融資成本,降低融資風險,就要打造投融資服務平臺,對于軟件產業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
張濤同時表示,對于軟件企業而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軟件作為信息技術密集型行業,必須加大對研發技術的投入,短期內取得技術領先的軟件產品。企業提升軟件技術可以通過兩個渠道,一是注重產學研結合的開發模式,通過自有技術積累完成技術升級;二是通過資本運作模式,以并購為手段迅速取得研發能力和研發成果。目前,資金成為軟件企業成長的壁壘之一,軟件企業應積極創新資本運作方式,通過無形資產抵押、中小企業集合債、融資租賃、新三板、政府基金等創新的資本運作方式,產融結合實現軟件企業跨越式發展。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