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球經濟風起云涌,隨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蔓延和美國經濟陷入高失業、高負債的困境,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國內方面,盡管整體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運行態勢,但是經濟增長速度逐季回落,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仍然突出。近期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實現經濟發展“穩中求進”成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可謂是充滿危機與挑戰的一年。如何“危”中覓“機”,實現“穩中求進“的增長態勢,是上至整個國家,小到每個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于我們電源行業來說同樣如此。
2012年國內外經濟環境嚴峻
2011年并不是一個輕松的年份,2008年由華爾街掀起的金融海嘯余波未平,發源于地中海的歐債危機又平起波瀾。全球經濟從2008年起一直未能走出衰退的陰影。為了挽救下滑的經濟,各國都出臺了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中國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最引人矚目。然而,三年過去了,中國當下的經濟形勢卻不容樂觀。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增速一直持續回落,從一季度的9.7%回落到三季度的9.1%,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速將低于9%。另一方面,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并存,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經濟金融等領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
國際環境方面,主權債務危機不斷升級加大了世界經濟復蘇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美國經濟增速雖略有回升,但失業率仍高達9%左右,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增長后勁不足。歐洲深受主權債務危機沖擊,經濟政策陷入兩難境地,盡管近期歐盟就解決債務危機達成協議,但能否有效落實和成效還難以預料。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隨著災后重建全面鋪開,經濟有望出現一定恢復勢頭,但外部需求回調、日元持續升值,經濟增長后勁依然不足。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等面臨通脹上升和經濟增速回落的雙重壓力,今年以來所采取的緊縮政策使得經濟增速持續回落。
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的復雜嚴峻狀況,對我國經濟運行的不利影響正逐步加深。2012年是“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具有重要意義。面對如此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2012年中國經濟能否在內憂外患中殺出重圍實現增長?
實現經濟發展“穩中求進”
作為最高級別的經濟形勢分析和決策會議,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被視為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來年政策走向的風向標。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明確提出,“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要堅持統籌兼顧,切實把握好各項目標、任務之間的平衡,穩中求進”。
嚴峻形勢下,“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成為明年經濟工作基調。也只有堅持穩中求進,才能更好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帶來的困難和挑戰,破解面臨的復雜問題,鞏固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順利推進“十二五”規劃的實施。
專家認為,保持明年宏觀經濟的“穩”,更多的是為了在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方面的“進”。
2012年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要著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注重推動重大技術突破,注重增強核心競爭力。
新興產業政策頻出助力工業轉型
在中央工作會議召開前后,多個產業規劃密集出臺,對裝備制造行業、船舶行業、汽車行業、冶金和建材行業、石化行業、輕紡行業、包裝行業、電子信息行業及建筑業等傳統制造業都制訂出了政策導向,成為年末市場上的一道風景。這些規劃都有著相同的政策傾向性。都以“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為主線,以改善民生、拉動內需、節能環保、低碳綠色、戰略新興為主方向。
一年前,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吹響了戰略新興產業的進攻號角。經過一年的調研和醞釀,各個新興產業規劃已經制定成熟并將陸續出臺。同時,一系列圍繞戰略新興產業的政策措施也將相繼出臺。
節能環保
2011年12月20日,國務院公布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環保規劃》顯示,“十二五”全社會環保投資需求約3.4萬億元,并且在未來節能減排的力度還將擴大。其中,優先實施8項環境保護重點工程,開展一批環境基礎調查與試點示范,投資需求約1.5萬億元。
《環保規劃》中特別提到,要“實施區域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對火電、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化工等行業進行重點防控”,而且,要對“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開展臭氧、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物監測,開展區域聯合執法檢查”。《環保規劃》要求,加強工業煙粉塵控制,推進燃煤電廠、水泥廠除塵設施改造,鋼鐵行業現役燒結(球團)設備要全部采用高效除塵器,加強工藝過程除塵設施建設。
此次投資的3.4萬億元,較之前市場預期的3萬億提高了13%。專家認為:“十二五”期間國家通過加強節能環保倒逼產業轉型提速的目標已經明確,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的投入,相關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20011年11月16日,工信部裝備司司長張相木在召開的機械工業經濟形勢報告會上表示,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規劃即將下發,重點方向包括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衛星制造裝備及應用、智能制造裝備等5個領域。其中,智能制造裝備、衛星制造裝備及應用方面的專項資金已得到落實。智能制造裝備方面第一批19個項目,國家補貼資金9.5億元已下達,比較重視的是帶有首臺首套性質的產品,國家補貼占產品銷售價格的25%-30%,最高的達50%。支持的對象既有項目開發單位,更有首臺(套)產品使用部門。對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等的財政支持正在落實中。航空發動機也將列入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規劃相關重大專項規劃中。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