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特高壓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當務之急是要加快推進工程建設。”劉振亞說。
在電價機制調整方面,中電聯將積極促進電煤價格和上網電價聯動,銷售電價與上網電價聯動,爭取早日形成科學合理的電價機制。
今后一定時期,電力供需緊張的態勢仍將持續。據劉振亞介紹,到2015年和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將分別達到6.3萬億千瓦時和8.3萬億千瓦時,電力建設任務艱巨。
電價上調預期高漲方案或在近期公布
近日,國家有關部門本周一開始組織地方相關部門及電力企業代表共同商議電價調整方案。市場普遍預計,此次上網電價調整幅度在每千瓦時2分左右,調整覆蓋的地區較廣,方案可能近期對外公布。
資料顯示,最近一次火電上網電價調整今年4月10日上調了11個省份的上網電價,上調0.01元/千瓦時,兩個月后,15個省市的工商業、農業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上調了0.067元/千瓦時。市場人士說,這次調整也將會沿襲先調上網電價再調銷售電價的規律,不會“驚動”居民的用電價格。
上調電價的消息在業內并不算意外。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本報記者表示,上網電價調整2分左右,對實體經濟造成的影響是有限的,但對目前“連連叫虧”的火電發電企業來說有扭虧為盈的可能。
“目前的確存在電價上調的可能,一是因為CPI的下降留出一定的漲價空間,二是要完成節能減排的任務,讓高耗能企業節約用電,三是要保護發電企業的積極性,保證冬季用電供應。”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長單葆國在被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煤價上漲過快給發電企業造成的壓力較大,不少火電發電企業借停機檢修之名減少了機組運行時間,而水電減發使得對火電的依賴更大,因此,國家從保障冬季電力供應的角度上調上網電價也是必然之舉。
據電監會透露,四季度和迎峰度冬期間,華北、華中、華東和南方等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南方和華中部分地區用電形勢嚴峻,全國電力缺口可能在2600萬千瓦左右。預計今后一段時間煤價仍將維持高位運行,進一步上漲的風險較大,部分地區將出現電煤供應緊張的局面。如果電煤供應得不到保障以及遇到嚴寒氣候條件,缺口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電力行業2012年業績與政策雙驅動
由于電價上調,電力板塊2012年業績增長形勢十分明確,并將由此帶來二級市場估值的提升。同時,電煤價格將受到政府干預,繼續明顯上漲的可能性不大,甚至不排除有所下降,這也會給板塊帶來良好機會。另外,有關電價形成機制改革的一些政策出臺,也會帶來市場機會。
供需矛盾不足慮
一方面,2012年用電量增速將有所下降。
從過去情況看,我國社會用電量變化與工業增加值趨勢基本一致。從數據看,2011年前11個月我國用電量增速比工業增加值增速平均低2個百分點左右。從近幾個月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明顯下降,2011年9月-11月同比分別為12.09%、11.55%和10.84%。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