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利時 PLC夢想照進現實
已有103190次閱讀2012-01-10標簽:和利時 PLC
在大型項目中,憑借很強的品牌認知度,和利時PLC產品更容易得到客戶的認可。在OEM設備制造領域,面向中高端的市場定位讓和利時可以避開低端的價格傾軋,“我們選擇的都是具備一定實力的集成商或設備商,他們更看重產品的功能和服務,這樣的合作能讓雙方都得到提升。”
2011年對于和利時是不平凡的一年,從年初的鐵路建設調整到日本地震核泄漏、美債危機、歐債危機、動車事故,一系列變動對于和利時的核電和鐵路業務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另外由于鐵路、公路建設、核電等基礎設施而帶動的水泥、冶金等行業也相繼放緩,后者也是和利時的重要市場。“今年對和利時的考驗非常嚴重,但總體業務較之去年并沒有下滑,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增長幅度,但是依然穩健。”這很大程度上歸結于和利時 “廣”與“專”結合的行業策略,提高了企業在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對抗風險的能力:和利時在水利水電、市政建設上的優勢隨著國家對民生工程的投入而日益凸顯;此外,在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低,人員素質不匹配的煤炭行業,在國家政策和自身發展的驅動下,對先進產品的需求量急速增加;而新能源、環保、節能減排等新興產業也呈現蓬勃的發展態勢,這些市場均成為和利時今年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耐住寂寞修煉內功,準備新一輪沖鋒
“耐住寂寞,抵住誘惑”,和利時的信念在當前社會能真正堅持下來并不容易。隨著市場的大起大落,看到行業的爆發式的崛起,又有幾家企業可以淡定。在和利時成長的過程中也經歷過類似的浮躁,“看到其他廠商都隨著風電產業迅速擴張,我們卻拿不到訂單,誰能不著急。”而實際情況是,和利時多年前就已投入到了風電、生物質發電、余熱發電等新能源產業,并且憑借可靠的產品、優異的性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只是風電迅猛的發展已經對“好的業績”一次次重新定義。樊軍平先生指出,和利時一個最大的優點是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所在,快速調整思路,重新用平和的心態審視市場。
實很多的機會和問題也只有靜下心來,換個角度去看才會發現。想當初,風機廠商幾乎是拿著錢找上門來要產品,供應商只要提供通用的產品就可以掙錢,所以大家沒有時間去認真思考這個行業到底需要什么。經過了三五年的發展,裝機量倒是上去了,相關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由于很多設備是從國外直接引進的,目前風電的核心技術依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里;近年來風電安全事故數量上升;由于風電工作環境惡劣,控制器產品與其他風電設備的生命周期不同……要解決所有的問題,短期是不可能完成的。“這幾年和利時一直做的就是潛心研究風電發電技術,研究整個行業,考慮怎樣的控制器才能滿足行業的應用,控制器應該如何設計才可以符合終端客戶要求,哪些功能才可以受到集成商的認可。”隨著熱情逐漸平靜,涉及的廠商也越來越理性,未來也只有真正了解行業的企業才會贏得這個市場。“我們始終認為風電的機會是很大的,沒有抓住第一次機會,我們還可以把握第二次、第三次機會。”
樊軍平先生表示,增長率低對企業是有好處的。“要想走的更長遠,就要多關注企業自身的發展,只有我們本質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了,才會抓住以后更多的機會。”而發起新一輪的沖鋒,和利時準備好了!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