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家老牌重型裝備企業就是久負盛名的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翻開其介紹,可以看到:中信重工目前是我國最大的礦山機械制造企業,長期承擔著我國礦井提升機設備的科研開發、新產品設計和制造、檢測和試驗等任務,該公司開發、研制和改造的各種類型礦井提升機創造了多項中國礦井提升設備之最。
一家重型裝備制造企業何以高調進軍高壓變頻器行業,是產品延伸,還是戰略轉型?是系統集成,還是行業配套?又或是有更長遠的目標?帶著這些疑問,本刊記者專訪了資深變頻技術專家、中信重工技術系統負責人、副總經理張其生先生。
信念催生變頻:讓大型裝備擁有自己的控制系統
重型裝備制造企業做變頻器,看似很大跨界,其實不然。
作為新中國第一臺礦井提升機的誕生地,中信重工的前身洛陽礦山機器廠有著輝煌的歷史,并且因為焦裕祿曾經在這里工作整整9年而使這段歷史更加波瀾壯闊。洛陽礦山機器廠經過艱苦奮斗并不斷創新成長為世界最大的礦業裝備和水泥成套設備的供貨服務商,也是中國最大的重型裝備制造商之一,并進入資本市場,A股上市。
即便能造世界最大磨機、最大齒輪,創造多個世界第一,但是中信重工也同樣遭遇發展瓶頸:多年來只有主機,而控制系統卻一直受制于人。“機械裝備部分的利潤被壓得越來越低,大部分利潤被控制系統大廠拿走,我們等于是給國際品牌打工”。中信重工董事長任沁新曾這樣總結。
張其生說,任沁新董事長多年前就有一個信念:讓大型裝備擁有自己的控制系統。為此,中信重工一直在尋求突破,并且從采用液壓裝置制動的閘控技術打開了突破口,2009年,中信重工自主研發的第一套閘控系統在神華寧煤投入運營。但任沁新明白:變頻器及自動化才是目前最理想的控制系統,只有將工藝需求、裝備制造與電力電子結合起來,才是未來工業的發展方向。因此,中信重工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向電力電子 <http://www.ca168.com/ProductType/elec/>行業進軍。其實,這也是中信重工戰略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以戰略轉型推進戰略升級、創新驅動引領持續發展的中信重工,適應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新趨勢、新要求,加速實現從制造型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從主機供應商向成套服務商轉型,從本土化企業向國際化企業的“三大轉型”。肩負國家重大高端大功率變頻國產化承擔者的戰略使命,致力由機械制造向電力電子 <http://www.ca168.com/ProductType/elec/>行業跨界發展。
因此,當任沁新遇到資深變頻技術專家張其生,這個同樣有著強烈的民族工業情結的企業家,中信重工的變頻器歷史開啟了新的一頁:2012年12月,張其生作為外聘專家加盟中信重工,變頻器項目正式啟動。
“非常具有前瞻性!”張其生用此來形容中信重工這個有著60年歷史的大型重機國企轉型電力電子行業的魄力。“中信重工在裝備制造業有主機拉動、熟悉工況、前期技術積累三大優勢,而疊加變頻傳動等電力電子技術,勢必如虎添翼,在這個堅實的基礎上,快速邁向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顯然,張其生對于未來信心十足。
信心定位高端:低速、重載、大功率、工業專用
雖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但真正要在強手如林而又競爭激烈的高壓變頻器市場占得一席之地決非易事,首先就要解決定位問題。
在中國電力電子及自動化市場,高壓變頻器是為數不多幾個由國內品牌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的領域。但看起來份額有優勢,絕大多數卻是應用在風機水泵等普通場合,諸如礦山、冶金、船舶、海洋工程等高端領域,依然是國際品牌一統天下。
張其生說,中信重工變頻器定位高端。何為高端?
“高端有比較多的內涵,我們定義的高端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從功能上,要低速、重載、大功率、工業專用,這些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第二個叫‘進口替代’,以國際著名品牌為目標,在產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維護性等方面做到極致,軟硬件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張其生這樣詮釋。
多年來,國內高壓變頻器品牌中的佼佼者也曾試圖向高端進軍,但收效甚微,中信重工憑什么做到?
張其生說主要靠兩點:一是中信重工長期對于工藝和裝備的技術積累和深刻理解;二是強大的研發和測試團隊。
第一點自不待言,“工藝和裝備熟悉得就像自己的手心”,中信重工在此方面具有其它變頻器企業無法比擬的先天優勢。依托工程技術、產品技術、工藝技術“三位一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中信重工可以將多年來對工藝和裝備的理解充分融入到變頻產品的研發實踐中,致力于向用戶提供專家型設備。
而第二點則是張其生的強項。中信重工為變頻器板塊的發展可謂“不惜血本”,尤其是組建了以張其生博士為首的數十人的研發團隊,成員來自電氣、計算機、自動化、機械、液壓、潤滑等多個領域。“這應該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變頻器研發團隊,集結了各路精英,裝備技術、工藝設計、控制技術一應俱全,規劃清晰,緊密配合,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勇往直前。”張其生很自豪,“整個團隊6個月時間心無旁騖只專心研發變頻器,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2013年7月,經過14項試驗的嚴密驗證,中信重工CHIC1000系列高壓變頻器順利通過國家電控配電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型式試驗,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或優于國家標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系列產品的調速比高達5000:1,遠高于國內同行的100:1,其快速啟動和制動特性、超低速運轉特性、堵轉功能、空中懸停功能等,填補了國內同行業空白。“0.01Hz的低速特性,這是目前國內企業做不到的”,張其生強調說。山西紫金礦業是CHIC1000礦井提升機專用高壓變頻器的首臺套客戶,在今年8月8日舉行的“中信重工工業專用高壓變頻器 <http://www.ca168.com/ProductType/HV-Inverter/>投運一周年發布會”上,紫金礦業副總經理杜志杰對系統一年來的表現非常滿意:“改造后的高壓變頻調速系統,操作簡單,運行平穩,啟制動性能好,與閘控實現自由配合,有效杜絕了重載啟動的溜車現象及減速機的打齒沖擊現象。”
在此基礎上,2014年5月,中信重工的CHIC2000系列產品通過C-TICK認證(澳洲)。
截至目前,中信重工已研發出CHIC1000系列51個型號,CHIC2000系列99個型號。與此同時,成功開發出CHIC3000系列地面低壓變頻器,CHIC5000系列井下防爆變頻器,以及CHIC6000系列三電平變頻器產品系列,以滿足企業各類主導產品配套及市場的需求。電壓等級包括10kV、6kV、4.16kV、3.3kV、1140V及660V等多種。廣泛應用于煤炭、礦山、冶金、有色、建材、電力和節能環保等眾多領域。
當然,要做出高性能、高品質、高可靠的高壓變頻器,完備的測試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張其生表示,中信重工建立了專門的測試團隊、嚴格的測試流程和強大的測試系統。中信重工變頻器測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系統穩定性測試、性能測試及環境測試,測試團隊還有針對性地編寫了標準完善的測試程序。“我們目前已專門組建成立了中試部,建立高標準的型式試驗室,測試設備不斷完善,從而保證我們產品的高品質。”張其生說道。
信任放手大干:布局工業自動化,邁向“工業4.0”
自從確定向電力電子行業跨界發展的戰略目標,中信重工便面臨著一次“革命”。畢竟,做了半個多世紀的重型裝備制造,做慣了“老大”,形成了“機械”的思維模式,如今要轉為控制導向,對中信重工原有管理體系是個巨大沖擊,無論行業標準,還是生產、營銷模式都是完全不同的。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張其生說,任沁新董事長異常堅定,因為他認為,傳統的傳動裝置定向、定速,是機械的,笨重、能耗大、可靠性低,而變頻技術能讓傳動變得輕靈、高效、精準,更可實現節能降耗,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因此,中信重工不僅快速組建了堪稱“豪華陣容”的研發團隊,還賦予張其生很大的管理權限。這個“想干大事的人”今年5月被委以重任擔任分管技術系統的副總經理,中信重工要其強勢介入,顯然想給習慣制造、適應機械的人帶去很大的沖擊。
張其生說,自己也是被任沁新董事長“只為擁有中國的一席之地”的擔當所感動,帶領一群“背井離鄉”的志同道合者,心無旁騖投入到這場“革命”中。“中信重工不是為了近期的利益,而是為了未來30年機械工業的發展。變革的驅動不因為誰不作為而逆轉,唯有走在別人前面。”正是基于這樣長遠的目標,張其生對于研發團隊進行了快速整合。
“我們按國際化標準做好產品規劃:系列化、標準化及產業化,之后進行合理分工,而中信重工原來的技術團隊由于懂工藝和裝備,他們則成為產品的把關者。這樣的整合既調動了原來團隊的積極性,又使得新團隊快速融入。”張其生對研發團隊的有效整合為其后快速研制出高品質產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即使有了這樣一個成功的開局,也只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步”。面對如火如荼的以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工業4.0”時代,中信重工需要加快步伐。張其生已經在進行全面布局。
“第一步是變頻器作為自己的主機配套,打造機、電、液一體化產業;第二步是依托戰略合作伙伴拓展電動輪、電鏟、船舶驅動和機車牽引等批量化變頻市場。”張其生說,“未來中信重工將全面進軍工業自動化,除了高壓變頻器,高性能中低壓變頻器、傳感器、PLC、伺服系統、機器人以及物聯網將都可能成為戰略產品選擇。當然,不一定全由中信重工自己來做,戰略合作會有多種方式”。
目前,基于獨特的技術優勢,中信重工變頻器受到了市場和用戶的青睞。市場化、產業化步伐持續加快,實現了在豫光金鉛半自磨機、平煤干熄焦風機、唐山六九水泥線風機等成功投運,并出口澳洲、非洲和東歐。張其生表示,在市場推廣上,中信重工將繼續圍繞煤炭、礦山、冶金、節能減排等傳統產業,努力擴大高附加值變頻產品的市場份額,并逐步向船舶驅動及機車牽引等新興行業邁進。
在快速推進變頻技術集成創新研發、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中信重工借力資本市場,加速建設“高端電液智能控制裝備制造項目”, 大力推進高端大功率變頻器的產業化步伐。全新規劃建成了現代化的變頻器生產基地,其規模為目前亞洲最大。公司2012年上市募集資金項目資金47億元人民幣,其中僅9億資金用于高端變頻產業發展。該生產基地投入使用后,將使中信重工擁有年產1000套高壓變頻器的制造能力。如今,即將投產的洛陽伊濱新區的專業化車間,從產品原材料的采購到生產、測試、物流等各環節都與國際接軌,籌建的變頻傳動實驗室及專業變頻器測評體系,從硬件、軟件等各方面全面確保變頻產品的高穩定性和高可靠性。
“我們還將在北京籌建研發中心,在印度設立合資廠,……”顯然,除了管理好研發,張其生還有很多事要做。
采訪的最后,張其生提出幾點希望:一是國家應該大力扶植民族工業發展,在重大項目上鼓勵使用國產品牌;二是國內同行應該做好產品和服務,保持合理利潤,實現有序競爭;三是上游國產器件供應商應加強研發投入提高產品質量,變頻器廠商也要多給國產器件廠商機會,通過不斷磨合形成良性循環。其實,這也正是媒體人的希望,我們也在一直為此而奔走吶喊!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