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蒙牛來說,好奶不僅靠養,更要在擠上使巧勁,保障原奶的好品質。在蒙牛的亞洲最大單體牧場澳亞牧場里,“轉盤式”擠奶屢屢讓參觀的來賓們感到新奇。在一座碩大的轉盤上,奶牛們主動排隊,登上轉盤臺,開始擠奶,等擠奶結束,奶牛主動用后腿踢掉吸奶器,再從出口退出,像是受過嚴格訓練的機器人。蒙牛工作人員說,“這種方式既降低了人力成本,更使擠奶效率大幅度提高。”

蒙牛的自動化擠奶技術與國際接軌
在蒙牛有一個著名的“三把奶”的說法,“正式采奶之前要擠三把奶,把牛乳頭中的臟奶先擠出來,放在桶里集中收集后進行外化處理。”蒙牛合作牧場主張學介紹說。在張學管理的河北福成牛場里,在“三把奶”之后,進入擠奶架后每頭奶牛的編號都將被系統掃描,然后由專員編排備案,接著進入鮮奶的計量和制冷環節。“每頭牛奶擠出的奶通過管道進入電子計量器,記錄一頭牛每日產奶量,然后牛奶直接通過管道輸入地面制冷機,中間不經過人手,避免了人為污染。”
目前,集中化的擠奶站目前已成為牧場規模化之外蒙牛控制原奶品質的另一大途徑,直接掌控每頭奶牛的奶量等細節。據了解,衛生是擠牛奶的頭等大事,進入擠奶廳的輔助工作人員都必須接受消毒,而擠奶廳與奶牛的餐廳、臥室也是徹底分開的,保證擠奶環境的清潔。此外,每頭奶牛要擠奶前還必須通過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的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方能擠奶。整個擠奶流程實行標準化管理,一氣呵成。

擠奶完畢后清洗擠奶器械
除了擠奶自動化之外,蒙牛還建立起乳牛檔案化、膳食結構化和品質國際化,將“乳品建設的第一車間”做出了國際特色。以蒙牛的昭君牧場為例,世界先進的飼養模式與先進的機械化擠奶技術已產生巨大效益,平均年單產達到8.6噸,牛奶質量達到國際標準,平均乳脂率3.9%,乳蛋白率3.1%以上。好品質的蒙牛牛奶在這里一點一滴地匯聚,流向消費者的餐桌。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