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機械工業生產銷售去年1-11月放緩
已有102096次閱讀2012-01-04標簽:機械工業
在一次包裝設備方面,國內使用制袋、灌裝、封口一條龍洗衣粉灌裝流水線的情況還不很多,大多數企業使用的是單一的灌裝機。而液體洗滌產品、個人護理品和化妝品的包裝機械的使用情況相對更好,一些大型的液體洗劑產品的生產廠家如立白、納愛斯都使用的是國外先進的液體灌裝生產線,無論從生產速度還是從產品質量上來看都處于領先地位。
二次包裝設備在日化領域的應用呈較快的上升趨勢。隨著行業內競爭的加劇和一些日化企業兼并重組,日化企業對于一些二次包裝設備的需求有所增加。收縮設備、標識設備、自動裝箱、封箱設備的應用量明顯增大。在未來的時間里,二次包裝技術還將在日化領域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包裝機械低水平重復建設對行業產品的升級換代和創新已經構成了阻礙,應該想辦法來解決。但只能通過市場調節和加強對它的下游產業--食品工業的監管力度來實現自然的淘汰。
專家認為,今后中國包裝機械市場發展將呈現以下特點:
首先,包裝機械技術含量日趨增加。中國現有的一些包裝機械產品技術含量不高,而國外已將很多先進技術應用在包裝機械上,如遠距離遙控技術(包括監控)、步進電機技術、自動柔性補償技術、激光切割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
其次,包裝機械市場日趨壟斷化。目前中國除了瓦楞紙箱包裝機械和一些小型包裝機有一定規模和優勢外,其他包裝機械幾乎不成體系和規模,特別是市場上需求量大的一些成套包裝生產線,在世界包裝市場中均被幾家大包裝機械企業(集團)所壟斷。
最后,包裝機械零部件生產專業化。國際包裝界十分重視提高包裝機械加工和整個包裝系統的通用能力,所以包裝機械零部件生產專業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很多零部件不再由包裝機械廠生產,而是由一些通用的標準件廠生產,某些特殊的零部件由高度專業化的生產廠家生產,真正有名的包裝機械廠將可能是組裝廠。產品向多功能與單一、高速兩極化發展。包裝機械的最終作用在于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多樣化。
五金工程機械未來發展前景好
現在五金工程機械占據著市場重要的地位,我們對五金工程機械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的看好,中國自2007年成為世界工程機械大國之后,中國工程機械在最近年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在去年工程機械市場高熱的慣性作用下,2011年工程機械第一季度銷售數字繼續增高,3月份出現了歷史高點,挖掘機當月銷售43299臺;裝載機銷售39989臺;汽車起重機銷售6860臺。受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今年工程機械突遇“拐點”,主要工程機械產品的銷量開始大幅下降。其中,挖掘機市場更是出現了增幅與規模雙降的局面。工程機械發展呈現持續低迷的態勢。
工程機械行業受多重影響對發展充滿疑云,如今宏觀政策微調、鐵道部資金緊張緩解、保障房建設逐步推進等工程機械行業有望走出谷底。羅百輝認為,雖然工程機械行業會迎來復蘇,由于鐵路建設投資明顯萎縮,房地產投資快速下滑的因素,所以工程機械行業增速將放緩,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
1、生產集中,加快自主品牌建設
自主品牌主機企業配套的零部件企業,圍繞主機企業的需要,紛紛加大了投資力度,各工程機械產品檢測檢驗中心、相關代理商、售后維修服務企業也不同程度地按照市場需求加大了投入和整合,這種上、中、下游各產業鏈的優化發展。海外擴張成為未來發展趨勢與新的增長點.內市場競爭將日益激烈,外資企業也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和布局,如卡特彼勒、小松、特雷克斯等。因此,在“產品過剩”的情況下,更應該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提高中國工程機械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2011年,我國五金工程機械行業對外經貿合作得到快速發展,全行業繼續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產品技術水平明顯改善,出口增長率穩步提高。在擴大產品出口的同時,競爭力較強的企業繼續以向海外兼并重組、技術輸出、CKD合作、發展海外合資企業、融資銷售及租賃等方式進行國際化運作。
2、整合與技術更新是兩個主要趨勢
行業整合與升級是發展趨勢,國內企業仍需提高自身競爭能力。工信部副部長蘇波指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下一步要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國內企業在國際化程度、整體技術水平、關鍵零部件配套體系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需要進一步提高,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優勢企業將最終勝出。
3、工程機械“綠色智能”化發展
隨著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十二五節能減排方案的提出,“綠色環保”成為眾多廠家的發展目標。行業發展趨勢不斷推進著“綠色”、“智能”技術在工控自動化領域的創新應用。以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領域革命技術,機械產業走向綠色道路,使人們可以以較低的投資和使用成本實現對工業全流程的“泛在感知”,機械產業走向綠色道路,來達到提高產品質量和節能降耗的目標。慢慢的隨著國家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強勁,經濟增速快速回落的風險比較小,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仍將面臨寶貴的發展機遇期。加快調整轉型,創新升級,練好內功,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工程機械又好又快發展。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